某建筑场地土层的各项数据指标如表4-5所示,桩基承台埋深1.5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22m、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试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承载力。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结果计算单桩承载力,其值接近于()kN。A. 1107 B. 1218 C. 1800 D. 2107

某建筑场地土层的各项数据指标如表4-5所示,桩基承台埋深1.5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22m、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试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承载力。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结果计算单桩承载力,其值接近于()kN。

A. 1107 B. 1218 C. 1800 D. 2107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3. 4条,当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 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对于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 经验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公式为:Quk=u∑iβifsi +αqcAp。
计算过程如下:
①第i层土桩侧阻力修正系数βi分别为:
对于黏性土,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为:
β1=10.04(fs1)-0.55 = 10. 04×( 16. 2)-0.55 =2. 17;
β2 = 10. 04(fs2)-0.55 = 10. 04×(46)-0.55 = 1. 22;
对于砂土,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为:
β3 =5. 05(fs3)-0.45 =5. 05×(92.5)-0.45 =0. 658。其中,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fsi査表4-5可得。
②饱和砂土取α= 1/2,将数据代入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得:
Quk =4×0. 45×(10×2. 17×16. 2 +9×1. 22×46 +3×0. 658×92. 5) +0. 5×5600×0.452 = 2437. 58kN
③根据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R = Quk/2 =2437. 58/2 = 1218. 8kN

相关考题:

某桩基础如下图所示,承台为刚性,各桩刚度相等,采用0.3×0.3m²的方形预制桩共12根。要求计算:(1)单桩承载力的容许值Rk和设计值R;(2)当桩基只承受中心荷载N+G时,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3)当桩基同时承受N+G及M时,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某框架结构柱下设置两桩承台,工程桩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径500mm;桩基施工完成后,由于建筑加层,柱竖向力增加。设计采用锚杆静压桩基础加固方案。基础横剖面、场地土分层情况如题9~10图所示。题9:假定,锚杆静压桩采用敞口钢管桩,桩直径250mm,桩端进入粉质黏土层D=4m。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的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420 B. 480 C. 540 D. 600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台底面埋深1.4m,管桩直径0.4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所需的土体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均示于图中。提示: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假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330kN,承台效应系数ηc为0. 15,试问,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R(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330 (B)354 (C)370 (D)390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下列关于液化土层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已知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为1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基础的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结果最接近( )。(ηr=2.05,η1=0.30,ηb=0.20) A108kNB135kNC156kND180kN

某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0.6m,桩长10.0m。承台底面尺寸及布桩如图所示,承台顶面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竖向力Fk=6300kN。土层条件及桩基计算参数如表10、图10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用于软弱下卧层④层顶面的附加应力σz最接近下列何值?(  )(承台及其上覆土的重度取20kN/m3)A、8、5kPaB、18kPaC、30kPaD、40kPa

如图所示,某矩形承台尺寸为4m×6m,承台下设6根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 0.4m,桩长为10m,由静载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000kN,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极限阻力标准值为300k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其值为( )kN。A1364B1043C1586D1841

某建筑采用灌注桩基础,桩径0.8m,承台底埋深4.0m,地下水位埋深1.5m,拟建场地地层条件见下表,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如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300kN,考虑液化效应时,估算最短桩长与下列哪个选项最为接近(  ) A. 16mB. 20mC. 23mD. 26m

某建筑物采用柱下桩基础,有6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400mm,桩长为22m,平面布置如图4-28所示。桩顶入土深度为2m,桩端入土深度24m,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假定由经验法估算得到单桩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及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分别为1700kN和500kN,承台底部为厚层粉土,其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60kPa。考虑桩群、 土、承台相互作用效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非端承桩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其值最接近()kN。A. 1.2×103 B. 1.5×103 C. 1.6×103D. 1.7×103

某桩基工程,采用PHC600管桩,有效桩长28m,送桩2m,桩端闭塞,桩端选用密实粉细砂作持力层,桩侧土层分布见下表,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桩端全截面以上8倍桩径范围内的比贯入阻力平均值为4.8MPa,桩端全截面以下4倍桩径范围内的比贯入阻力平均值为10.0MPa,桩端阻力修正系数α=0.8,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何值?(  )A、3820kNB、3920kNC、4300kND、4410kN

某工程采用边长400mm预制混凝土方桩,有效桩长l=11.5m,承台埋深2. 5m,此场区单桥静力触探结果如图4-25所示。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kN。A.707 B.717 C.727 D.816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及桩基设计参数见图中注,承台底面以下存在高灵敏度淤泥质黏土,其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ek=90kPa,己知:ηs=0.9,ηp=1.35,γs=γp=1.65,请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非端承桩桩基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其计算结果最接近()。A.899kN B.907kN C.1028kN D.1286kN

某工程,在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中得到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分别为860kN、 880kN、890kN。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最接近于( )kN。A. 438 B. 498 C. 588 D. 638

某工程双桥静探资料见表4-3,拟采用③层粉砂做持力层,采用混凝土方桩,桩断面尺寸为400×400mm,桩长l= 13m,承台埋深为2.0m,桩端进入粉砂层2. 0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 2008)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标准值最接近( )kN。A. 1220 B. 1580 C. 1715 D. 1900

某柱下六桩独立桩基,承台埋深3.0m,承台面积取2.4m×4.0m,采用直径0.4m的灌注桩,桩长12m,距径比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表4-1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J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 A. 1.05 B. 1.11 C. 1. 16 D. 1.20

某工程采用低承台打入预制实心方桩,桩的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有效桩长18m。桩为正方形布置,距离为1.5m×1.5m,地质条件及各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以及桩的入土深度、布桩方式如图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所取用的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m)(  ) A. 1830kN B. 1520kN C. 1440kN D. 1220kN

有一桩基础,建筑场地土层分布见表4-6,第五层为持力层,桩尖进入持力层约1m,基桩的有效长度为20m,承台埋深2m,桩的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用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其大小最接近于( )kN。A. 1657 B. 2023 C. 2600 D. 2765

某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筏板平面尺寸为35mX10m,承台底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共计102根,桩截面尺寸为200mmX 200mm,间距2m,桩长15m,正三角形布置,地层分布及土层参数如图所示,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的基础中心点由桩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Ssp,其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柱下6桩独立基础,承台埋深3.0 m,承台面积2.4X4 m3,采用直径0. 4 m 灌注桩,桩长12 m,桩距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下,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A) 1. 05 (B) 1. 11 (C) 1. 16 (D) 1. 26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890B.571C.377D.312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5-16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 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试问,补桩后承台在D桩处的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50B.1300C.1400D.1500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在该工程中,经静载荷试验测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和88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应最接近于(  )kN。A.429.3B.515C.575D.618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当不考虑地震作用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桩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1200 (B)1235 (C)2400 (D)2470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已知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计算,试确定在轴心受压荷载下的桩身承载力最接近于(  )kN。A.857B.975C.1005D.1116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F=3550kN,M=0,V=0时,复合基桩桩顶的反力设计值N=5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50kN。现要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计算承台的弯矩,其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A.1731B.1744C.1950D.1997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条件为:地表以下0~12m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1200kPa;12m以下为密实粗砂,比贯入阻力为5800kPa,场地中拟采用灌注桩基础,桩长为12m,桩径为0.5m,桩顶入土深度为2.0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kN。A1610B1660C1710D1760

单选题某预制桩,桩径为d=500mm,承台埋深1m,桩长12.5m。从地面起土层分布情况为:淤泥层厚度4.0m,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11kPa;粉土层厚度8.0m,qsk=50kPa;砾砂层qsk=116kPa,qpk=6300k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为()。A1745kNB1328kNC1828kND219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