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含个体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示意图是(  )。A.B.C.D.

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含个体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示意图是(  )。

A.
B.
C.
D.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由测交结果可以看出Bb:bb=1:1,且不受前两个基因的影响,因此B基因是独立的,然后再由cc始终和aa一起,Aa始终和Cc一起,可以得到A、C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故本题选择B选项。

相关考题:

关于显性性状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种F1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要产生性状分离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A.1/32B.1/8C.1/6D.1/64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N/4BN/8CN/16D0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

关于显性性状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种F1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要产生性状分离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E、都不是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

杂合子携带者与正常人结婚后,其F1代发病率为1/2,F1的患者再与正常人结婚其子代的发病率也为1/2,则该疾病可能属于()。A、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病C、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A、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B、隐性雌性个体或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交配C、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D、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必为F1传粉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试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试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试验组是()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乙性状A、②和④B、①和③C、②和③D、①和④

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用下列哪种杂交组合()A、隐性雌性个体和隐性雄性个体B、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C、显性纯合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D、显性雌性个体和隐性雄性个体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无连锁)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A、A1/8B、B2/8C、C3/8D、D5/8

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A、1/8B、25%C、37/64D、27/256

在AaBbCc×AaBbCc的杂交中:①每一亲本能产生()种配子②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种。③后代的表型种类有()种(假定4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④后代中表现A_B_C_表型的占()。⑤后代中表现aabbcc表型的占()。

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是()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无显性

在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中,A基因纯合的个体占的比率为()。

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a定位时,以具隐性性状的双体为父本分别与全套具显性性状的单体杂交,由F1的表现型确定该隐性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隐性基因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其F1的表现为()A、全部a表现型B、全部A表现型C、A表现型和a表现型D、A表现型为缺体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若F1自交,则所得F2的基因型有()种,F2的表现型有()种,分别是()

单选题AaBbCcAaBbCc,假定A对a,B对b,C对c为显性,3对基因自由组合,则后代中与亲本表型相同个体所占比为()A1/64B3/64C9/64D27/64

单选题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买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

问答题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是______.

单选题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

单选题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是()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无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