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18、17、16、15、14、34、35、36、37、38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面面积小B.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C.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D.咬合低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患者,男,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18、17、16、15、14、34、35、36、37、38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

A.人工牙面面积小
B.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
C.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
D.咬合低
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18、17、16、15、14、34、35、36、37、38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面面积小B.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C.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D.咬合低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可摘局部义齿戴人口内后,调好的咬合标志是 ( )A.患者自述无高点B.人工牙上显示的蓝点多C.人工牙牙合面无蓝点出现D.天然牙与人工牙牙合面均有较多的蓝点E.患者自述咬合高

某男性患者,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全口义齿修复,使用8年.患者主诉为上下全口义齿易掉,咀嚼无力.临床检查示:正中位时牙合面下1/3垂直距离过低,义齿严重磨损,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差.戴用这样的不良修复体会对病人的咀嚼运动有什么影响A.咀嚼效率低,硬韧性食物不易嚼碎B.咀嚼时义齿不稳定C.剩余牙槽骨骨密质低D.对食物味道的品尝能力下降E.以上影响都有

患者,男性,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 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87654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合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合面面积小B.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C.咬合低D.人工牙合面无食物排溢道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某男性患者,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全口义齿修复,使用8年。患者主诉为上下全口义齿易掉,咀嚼无力。临床检查示:正中拾位时面下1/3垂直距离过低,义齿严重磨损,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差。戴用这样的不良修复体会对病人的咀嚼运动有什么影响A.咀嚼效率低,硬韧性食物不易嚼碎B.咀嚼时义齿不稳定C.剩余牙槽骨骨密度低D.对食物味道的品尝能力下降E.以上影响都有

患者,女,60岁。戴上下牙托1周,感嚼碎食物困难。查:缺失,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上义齿黏膜支持,人工牙较天然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过小B.垂直距离过低C.咬合低D.人工牙面无食物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男,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总义齿修复,使用8年。患者主诉为上下全口义齿易掉,咀嚼无力。检查:正中牙合位时面下1/3垂直距离过低,义齿严重磨损,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差。戴用这样的不良修复体对患者咀嚼运动的影响是A:咀嚼效率低,硬韧性食物不易嚼碎B:义齿不稳定C:剩余牙槽骨骨密质低D:对食物味道的品尝能力下降E:以上影响都有

女,65岁。戴上下活动义齿6年,因咀嚼无力、面形改变而重做义齿,戴新义齿1个月后,面部肌肉酸痛不适。查:缺失,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各部与组织贴合良好。义齿稳定,咬合接触好,上下唇闭合时肌肉稍紧张。造成面部肌肉酸痛的原因是A.不适应新义齿B.垂直距离恢复过高C.咀嚼硬物过多D.人工牙过硬E.人工牙牙尖斜度过大

患者,男性,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B.咬合低C.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D.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E.人工牙面面积小

女,60岁。戴上下托牙一周,感嚼碎食物困难。查:缺失,托式可摘局部义齿,黏膜支持,人工牙较天然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过小B.垂直距离过低C.咬合低D.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患者,男,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总义齿修复,使用8年。患者主诉为上下全口义齿易掉,咀嚼无力。临床检查示:正中位时面下1/3垂直距离过低,义齿严重磨损,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差。戴用这样的不良修复体会对病人的咀嚼运动有什么影响A.咀嚼效率低,硬韧性食物不易嚼碎B.咀嚼时义齿不稳定C.剩余牙槽骨骨密质低D.对食物味道的品尝能力下降E.以上影响都有

某男性患者,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全口义齿修复,使用8年。患者主诉为上下全口义齿易掉,咀嚼无力。临床检查示:正中位时面下1/3垂直距离过低,义齿严重磨损,义齿固位和稳定性差。戴用这样的不良修复体会对病人的咀嚼运动有什么影响A:咀嚼效率低,硬韧性食物不易嚼碎B:咀嚼时义齿不稳定C:剩余牙槽骨骨密度低D:对食物味道的品尝能力下降E:以上影响都有

患者,男,72岁,双侧下后牙缺失,戴可摘局部义齿1周后,咀嚼食物时,右缺隙侧与基托吻合部黏膜出现灼痛,局部黏膜有红肿、溃烂,停止戴义齿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出现同样症状。解决方案为A.压痛部位义齿组织面重衬B.整个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义齿调C.磨除压痛部位可摘局部义齿的人工牙D.压痛部位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简单调E.根据咬合纸检查的结果,调磨早接触点及义齿组织面适当缓冲

某患者男,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一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B.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C.人工牙面面积小D.咬合低E.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

共用题干女,56岁。戴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2年余,一直好用,近来感咀嚼不碎食物,且疼痛。查:缺失,上颌义齿为混合支持,下颌义齿为黏膜支持,相当于颊侧黏膜转折处充血,右下舌骨嵴处黏膜溃疡。咬合时,咬合纸可从后牙间抽出。咀嚼无力的原因是A、因疼痛不能咀嚼B、随年龄增加,黏膜支持力降低C、基托边缘过长D、义齿下沉致牙合接触不良E、牙尖斜度过小

共用题干女,56岁。戴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2年余,一直好用,近来感咀嚼不碎食物,且疼痛。查:缺失,上颌义齿为混合支持,下颌义齿为黏膜支持,相当于颊侧黏膜转折处充血,右下舌骨嵴处黏膜溃疡。咬合时,咬合纸可从后牙间抽出。造成压痛的原因是A、基托磨损不均匀B、牙槽嵴吸收、义齿下沉C、基托变形D、咀嚼过硬食物E、磨损致牙合面溢出沟变浅

某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解决方法为A.义齿组织面重衬B.坚持戴用C.调,人工牙减径D.修改设计E.按原设计重新制作义齿

共用题干女,56岁。戴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2年余,一直好用,近来感咀嚼不碎食物,且疼痛。查:缺失,上颌义齿为混合支持,下颌义齿为黏膜支持,相当于颊侧黏膜转折处充血,右下舌骨嵴处黏膜溃疡。咬合时,咬合纸可从后牙间抽出。解决咀嚼无力问题的方法是A、增加牙尖斜度B、修改牙合面形态C、重新制作义齿D、磨改压痛处E、基托重衬

某患者。48、47、46、45、35、36、37、38缺失,铸造支架式义齿,44、34设计RPI卡环,舌杆大连接体。义齿戴用3周后,主诉义齿压痛、基牙咬合痛。口腔内检查:舌系带根部溃疡,34叩痛(++),义齿各部分密合,咬合不高。舌系带出现溃疡的原因是()A、义齿前后翘动B、义齿摘戴困难C、舌杆位置过低D、义齿下沉E、舌杆未缓冲

患者男,65岁,双侧下后牙缺失,戴可摘局部义齿1周后,咀嚼食物时,右缺隙侧与基托吻合部黏膜出现灼痛,局部黏膜有红肿、溃烂,停止戴义齿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时出现同样症状。解决方案为()A、压痛部位义齿组织面重衬B、整个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义齿调牙合C、磨除压痛部位可摘局部义齿的人工牙D、压痛部位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简单调牙合E、根据咬合纸检查的结果,调磨早接触点及义齿组织面适当缓冲

患者缺失,戴活动义齿2年,感咀嚼磨不碎食物,可能原因是()。A、人工牙过度磨耗B、牙槽骨吸收C、基牙松动D、卡环松弛E、支托磨损

某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解决方法为()A、义齿组织面重衬B、坚持戴用C、牙合调,人工牙减径D、修改设计E、按原设计重新制作义齿

患者,女,67岁。戴上颌义齿1天就出现义齿摘戴困难。查:18、17、16、15、12、11、21、22、25、26、27、28缺失。黏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唇、颊侧基托边缘伸展至黏膜转折,前牙区牙槽骨较突。引起摘戴困难的原因是()A、基托进入倒凹区B、牙合力大,义齿下沉C、基托伸展过长,刺激黏膜转折处D、义齿支持不足,压迫黏膜E、基托不密合,翘动引起

单选题患者缺失,戴活动义齿2年,感咀嚼磨不碎食物,可能原因是()。A人工牙过度磨耗B牙槽骨吸收C基牙松动D卡环松弛E支托磨损

单选题某患者。48、47、46、45、35、36、37、38缺失,铸造支架式义齿,44、34设计RPI卡环,舌杆大连接体。义齿戴用3周后,主诉义齿压痛、基牙咬合痛。口腔内检查:舌系带根部溃疡,34叩痛(++),义齿各部分密合,咬合不高。34基牙疼痛的处理措施是()A根管治疗B牙髓失活C牙周治疗D调牙合E人工牙减径或减数

单选题患者,男,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18、17、16、15、14、34、35、36、37、38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A人工牙牙合面面积小B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C人工牙牙合面无食物排溢道D咬合低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单选题患者男,65岁,双侧下后牙缺失,戴可摘局部义齿1周后,咀嚼食物时,右缺隙侧与基托吻合部黏膜出现灼痛,局部黏膜有红肿、溃烂,停止戴义齿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时出现同样症状。解决方案为()A压痛部位义齿组织面重衬B整个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义齿调牙合C磨除压痛部位可摘局部义齿的人工牙D压痛部位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简单调牙合E根据咬合纸检查的结果,调磨早接触点及义齿组织面适当缓冲

单选题某年轻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检查:46、45、34、35缺失,余留牙正常,义齿基托覆盖区域黏膜红肿、压痕,局部义齿47、44、36均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解决方法为()A义齿组织面重衬B坚持戴用C牙合调,人工牙减径D修改设计E按原设计重新制作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