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A、6mmB、8mmC、10mmD、12mm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

A、6mm
B、8mm
C、10mm
D、12mm

参考解析

解析:引下线的设计

相关考题: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明敷引下线的施工,要求明敷引下线(??)。A.应沿最短路径接地B.应布设平顺正直C.应零件齐全D.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E.固定可靠

当建筑物明敷避雷网、避雷带及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A. 8mm; B 10mm; C. 12mm; D. 16mm.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A10;80B12;80C15;80D20;80

引下线暗敷时园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A、50B、60C、70D、80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经短途径接地;建筑有特殊要求时,可以暗设,但截面应加大一级。

防雷装置应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并经最短途径接地,如有特殊要求可以()。

明敷的专用引下线应分段固定,并应以最短路径敷设到接地体,敷设应平正顺直、无急弯。

建筑物明敷的专设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A、8B、10C、12D、16

引下线暗敷时候直径应()明敷时。A、大于B、小于C、等于

防雷装置应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并经最短途径接地,如有特殊要求可以暗设。

当建筑物明敷避雷网、避雷带及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A、8mmB、10mmC、12mmD、16mm

避雷带采用圆钢敷设时,明敷直径不小于8mm,暗敷直径不小于10mm。

BLX(3×4)G15-WC指()。A、沿梁明敷B、沿梁暗敷C、沿墙明敷D、沿墙暗敷

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引下线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沿建筑物外墙暗敷;B、利用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作为引下线,各部件之间连成电气通路;C、多根明敷引下线均在距地面1.8m处装设断接卡,并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采取镀锌角钢或改性塑料管保护;D、当利用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不设断接卡,但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柱子上距地0.5m处设若干接地连接板。

屋内明敷圆钢接地(零)线的直径不应小于()。A、4B、5C、6

判断题建筑物防雷引下线采用圆钢暗敷时,圆钢直径应比明敷时大。A对B错

判断题防雷装置应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并经最短途径接地,如有特殊要求可以暗设。A对B错

判断题明敷的专用引下线应分段固定,并应以最短路径敷设到接地体,敷设应平正顺直、无急弯。A对B错

单选题引下线暗敷时候直径应()明敷时。A大于B小于C等于

判断题避雷带采用圆钢敷设时,明敷直径不小于8mm,暗敷直径不小于10mm。A对B错

多选题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明敷引下线的施工,要求明敷引下线( )。A应沿最短路径接地B应布设平顺正直C应零件齐全D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E固定可靠

填空题引下线暗敷时园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单选题建筑物明敷的专设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A8B10C12D16

多选题烟囱的明敷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采用扁钢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 ,厚度不小于()A8mm;B4mm;C12mm;D3.5mm。

单选题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表面明敷,并应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外观要求较高时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A8B10C12D14

单选题关于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施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敷引下线沿最短路径接地B接地体可利用建筑物基础钢材C引下线与接闪器及接地体的连接要拧紧,不松动D避雷针应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电气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