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预计检查后异常表现在A.中性粒细胞减少B.细胞核分化异常C.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数量明显增加D.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E.龈坏死表现

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

预计检查后异常表现在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细胞核分化异常
C.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D.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
E.龈坏死表现

参考解析

解析:3.根据题干信息:年轻男性,病程短,牙龈乳头坏死,口腔有腐性口臭。低热,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初步诊断为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变区的细菌学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与坏死组织及其他细菌混杂,能协助诊断。第1道题正确答案为C。第2道题正确答案为C。由于本病主要为厌氧菌感染,故全身药物治疗应选择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第3道题正确答案为E。

相关考题:

男,19岁,患病一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有辅助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白细胞分类B.脱落细胞检查C.革兰染色涂片D.X线片E.组织病理

共用题干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有辅助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白细胞分类B:脱落细胞检查C:革兰染色涂片D:X线片E:组织病理

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有辅助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白细胞分类B、脱落细胞检查C、革兰氏染色涂片D、X线片E、组织病理

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在局部处理同时,选择全身最佳用药是()A、四环素B、青霉素C、金霉素D、卡那霉素E、甲硝唑

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在局部处理同时,选择全身最佳用药是()。A、四环素B、青霉素C、金霉素D、卡那霉素E、甲硝唑

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颊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在局部处理同时,选择全身最佳用药是()A、四环素B、青霉素C、金霉素D、卡那霉素E、甲硝唑

单选题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在局部处理同时,选择全身最佳用药是()A四环素B青霉素C金霉素D卡哪霉素E甲硝唑

单选题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有辅助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白细胞分类B脱落细胞检查C革兰氏染色涂片DX线片E组织病理

单选题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在局部处理同时,选择全身最佳用药是()。A四环素B青霉素C金霉素D卡那霉素E甲硝唑

单选题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颊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有辅助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白细胞分类B脱落细胞检查C革兰氏染色涂片DX线片E组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