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盾构工作井,平面尺寸为18.6m×18.8m,深28m,位于砂性土、卵石地层,地下水埋深为地表以下23m。施工影响范围内有现状给水、雨水、污水等多条市政管线。盾构工作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盾构工作井周边设降水管井。设计要求基坑土方开挖分层厚度不大于1.5m,基坑周边2~3m范围内堆载不大于30MPa,地下水位需在开挖前1个月降至基坑底以下1m。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如下事项:(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图5所示,布置内容有施工围挡范围50m×22m,东侧围挡距居民楼15m,西侧围挡与现状道路步道路缘平齐;搅拌设施及堆土场设置于基坑外缘1m处;布置了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等设施;场地进行硬化等。(2)考虑盾构工作井基坑施工进入雨期,基坑围护结构上部设置挡水墙,防止雨水漫入基坑。(3)基坑开挖监测项目有地表沉降、道路(管线)沉降、支撑轴力等。(4)应急预案分析了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引起基坑坍塌的因素包括钢支撑敷设不及时、未及时喷射混凝土支护等。【问题】 1.基坑施工前有哪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还应补充哪些临时设施请指出布置不合理之处。 3.施工组织设计(3)中基坑监测还应包括哪些项目 4.基坑坍塌应急预案还应考虑哪些危险因素

某地铁盾构工作井,平面尺寸为18.6m×18.8m,深28m,位于砂性土、卵石地层,地下水埋深为地表以下23m。施工影响范围内有现状给水、雨水、污水等多条市政管线。盾构工作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盾构工作井周边设降水管井。设计要求基坑土方开挖分层厚度不大于1.5m,基坑周边2~3m范围内堆载不大于30MPa,地下水位需在开挖前1个月降至基坑底以下1m。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如下事项: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图5所示,布置内容有施工围挡范围50m×22m,东侧围挡距居民楼15m,西侧围挡与现状道路步道路缘平齐;搅拌设施及堆土场设置于基坑外缘1m处;布置了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等设施;场地进行硬化等。
(2)考虑盾构工作井基坑施工进入雨期,基坑围护结构上部设置挡水墙,防止雨水漫入基坑。
(3)基坑开挖监测项目有地表沉降、道路(管线)沉降、支撑轴力等。
(4)应急预案分析了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引起基坑坍塌的因素包括钢支撑敷设不及时、未及时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问题】
 1.基坑施工前有哪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还应补充哪些临时设施请指出布置不合理之处。
 3.施工组织设计(3)中基坑监测还应包括哪些项目
 4.基坑坍塌应急预案还应考虑哪些危险因素


参考解析

解析:1.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有盾构工作井基坑降水、基坑开挖、基坑支护。
 2.(1)应补充的临时设施:垂直提升设备、水平运输设备、洗车池(台)、沉淀池、消防设施、排水沟。
(2)布置不合理之处:
不合理之处一:堆土场、搅拌设施布置不合理,距离基坑距离1m,不满足设计要求。
不合理之处二:空压机布置不合理,距离居民楼近,噪声大,且应设置隔音棚。
 3.基坑应监测的项目还有:(1)建筑物沉降;(2)建筑物倾斜;(3)围护桩顶垂直位移;(4)围护桩水平位移;(5)周边土体水平位移;(6)地下水位;(7)道路、建筑物、围护结构裂缝。
 4.可能引起基坑坍塌的因素还有:
(1)每层开挖深度超出设计要求。
(2)支护不及时。
(3)基坑周边堆载超限。
(4)基坑周边长时间积水。
(5)基坑周边给水排水现状管线渗漏。
(6)降水措施不当引起基坑周边土粒流失。

相关考题:

某基坑开挖需降低地下水位18m,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可采用的井点降水方式有( )。A.轻型井点B.喷射井点C.深井井点D.电渗井点E.管井井点

2,下列关于基坑开挖说法正确的是()。 A.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B.基坑开挖应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等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开挖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C.当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降水排水措施,地下水宜在每层土方开挖面以下10mmD.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随撑随挖的原则E.当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降水排水措施,地下水宜在每层土方开挖面以下100mm

某基坑开挖需降低地下水位18m,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可采用的井点降水方式有( )。A:轻型井点B:喷射井点C:深井井点D:电渗井点E:管井井点

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取坑外管井井点降水措施可以产生下列哪些选项的效果?(A)增加坑壁稳定性(B)减少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总压力(C)改善基坑周边降水范围内土体的力学特性(D)减少基坑工程对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晌

某基坑长96m,宽96m,开挖深度为12m,地面以下2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为22m厚的中细砂,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6.0m,施工时拟在基坑外周边距基坑边2.0m处布置井深18m的管井降水(全滤管不考虑沉砂管的影响),降水维持期间基坑内地下水力坡度为1/30,管井过滤器半径为0.15m,要求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估算基坑降水至少需要布置多少口降水井(  )A. 6B. 8C. 9D. 10

基坑需开挖至地下水位线以下时,降水工作应当延续到(  )。A.基坑开挖前B.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C.基础施工完成D.基础土方开挖完毕

某建筑基坑的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地基土为碎石土,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可采用()。A、真空井点B、管井C、电渗井点D、大口井

给水排水构筑物基坑开挖施工时,采用井点降水时应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标高以下()m。A、0.2B、0.3C、0.5

某基坑位于河岸,土层为砂卵石层,需降水深度为3m,宜采用的降水井点是()A、轻型井点B、电渗井点C、管井井点D、喷射井点

某基坑开挖为细砂,地下水位线低于面1m,开挖深度为12m,降水方法宜采用()A、深井井点B、轻型井点C、喷射井点D、电渗井点

以下关于基坑土方开挖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弃土堆放距槽边不少于1.5m,堆土高度不大于1m;B、采用井点降水时,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C、土方开挖每层深度宜取1m;D、土方开挖必须采用放坡开挖。

某基坑所处地层土的渗透系数大,且地下水量较大,基坑开挖时宜采用的降水方法是()。A、管井井点B、深井井点C、轻型井点D、喷射井点

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在坑底以下,直到施工结束为止的降水方法是()A、井点降水法B、集水井降水法C、人工降水法D、机械降水法

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取坑外管井井点降水措施可以产生()的效果。A、增加坑壁稳定性B、减少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总压力C、改善基坑周边降水范围内土体的力学特性D、减少基坑工程对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取坑外管井井点降水措施时,不能产生下列哪个选项的效果?()A、增加抗壁稳定性B、减小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总压力C、改善基坑周边降水范围内土体的力学特性D、减少基坑工程对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单选题基坑需开挖至地下水位线以下时,降水工作应当延续到()。A基坑开挖前B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C基础施工完成D基础土方开挖完毕

单选题以下关于基坑土方开挖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弃土堆放距槽边不少于1.5m,堆土高度不大于1m;B采用井点降水时,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C土方开挖每层深度宜取1m;D土方开挖必须采用放坡开挖。

单选题基坑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施工时,降水工作应当持续到( )。A在基坑开挖前完成B在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完成C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成D持续到基坑土方开挖完毕

单选题下列关于土方开挖的要求错误的是()。A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B当开挖基坑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C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浅后深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D当基坑采用降水时,应在降水后开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且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开挖面50 cm以下

单选题某基坑位于河岸,土层为砂卵石层,需降水深度为3m,宜采用的降水井点是()A轻型井点B电渗井点C管井井点D喷射井点

单选题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取坑外管井井点降水措施时,不能产生下列哪个选项的效果?()A增加抗壁稳定性B减小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总压力C改善基坑周边降水范围内土体的力学特性D减少基坑工程对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多选题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取坑外管井井点降水措施可以产生()的效果。A增加坑壁稳定性B减少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总压力C改善基坑周边降水范围内土体的力学特性D减少基坑工程对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单选题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线以下时,降水工作应当()A在基坑开挖前完成B在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完成C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成D持续到基础土方开挖完毕

单选题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线以下时,降水工作应当( )。A在基坑开挖前B在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C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成D持续到基础土方开挖完毕

单选题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线以下时,降水工作应当延续到( )。A基坑开挖前B基坑挖至地下水位线前C基坑施工完成D基础土方开挖完毕

单选题某基坑位于河岸,土层为砂卵石,需降水深度为3m,宜采用的降水井点是()。A轻型井点B电渗井点C喷射井点D管井井点

单选题给水排水构筑物基坑开挖施工时,采用井点降水时应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标高以下()m。A0.2B0.3C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