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2km为半径的圆B:周长4km的矩形区域C:以2.5km为半径的圆D:边长4km的矩形区域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

A:以2km为半径的圆
B:周长4km的矩形区域
C:以2.5km为半径的圆
D:边长4km的矩形区域

参考解析

解析: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相关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5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2%,D10%为4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某建设项目用地长 800m、宽 500m,经计算该项目污染物排放占标率 Pmax 为 87%,对应的 D10%为 2.0km,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某项目按工程建设方案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300m,对建设方案进一步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可达标,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20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为()。A:厂界外200m范围B:厂界外300m范围C: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200m范围D: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300m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D10%为3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 )的矩形区域。A.2.5kmB.3kmC.5kmD.6km

某项目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向5km处有一规模较大的城市,经估算模式计算的最远D10%为3.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预测范围选择合理的是( )。A.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10km×7km范围B.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7km×7km范围C.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5km×7km范围D.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3.5km×3.5km范围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的矩形区域。 A.2.5km B.3km C.5km D.6km

某项目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向5km处有一规模较大的城市,经估算模式算的最远D10%为3.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预测范围选择合理的是()。 A.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10km×7km范围 B.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7km×7km范围 C.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5km×7km范围 D.以该项目的污染源为中心3.5km×3.5km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只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0Z。,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一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D10%为3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26km为半径的圆B:以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的矩形区域D:边长52km的矩形区域

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说法错误的是()。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D: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km为半径的圆B周长4km矩形区域C2.5km为半径的圆D边长4km矩形区域

关于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哪种说法不正确()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而确定的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以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D、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10km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范围的正确表述有()A、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B、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C、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D、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6km为直径的圆B、以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C、以12km为边长的矩形D、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km为半径的圆B、周长4km矩形区域C、2.5km为半径的圆D、边长4km矩形区域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

单选题关于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哪种说法不正确()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而确定的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以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D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10km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用地长800m、宽500m,经计算该项目污染物排放占标率Pmax为87%,对应的D10%为2.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km为半径的圆B周长4km矩形区域C2.5km为半径的圆D边长4km矩形区域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 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自厂界外延( )的矩形区域。A5 kmB2.5 kmC1.2 kmD3 km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6km为直径的圆B以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C以12km为边长的矩形D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