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排便8~10次/日,伴发热,T38℃左右。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该患者治疗应首选A.异烟肼B.甲硝唑C.糖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药E.柳氮磺胺吡啶

男性,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排便8~10次/日,伴发热,T38℃左右。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

该患者治疗应首选
A.异烟肼
B.甲硝唑
C.糖皮质激素
D.免疫抑制药
E.柳氮磺胺吡啶

参考解析

解析:1.根据临床表现及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
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鼓肠,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并发了中毒性巨结肠(中毒性结肠扩张)临床表现。

相关考题:

男性,32岁,腹泻6年,每日4次稀便,无脓血,无发热,结肠镜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多发浅溃疡,伴充血、水肿,应诊断为A、疑诊为溃疡性结肠炎B、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C、确诊为Crohn病D、胃肠功能紊乱E、肠结核

男,44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症状时轻时重,每日排便4~5次,便中带有脓血。便常规:WBC5个/HP,RBC10个/HP;肠镜提示:结肠黏膜上有多发性浅溃疡,黏膜充血、水肿,附有脓血性分泌物,其诊断是A、血吸虫病B、Crohn病C、结肠癌D、肠结核E、溃疡性结肠炎

(87~88题共用题干)男性,24岁,8周来腹泻,每日排便3~4次,有血液与黏液,有里急后重感,伴下腹痛,便后腹痛减轻,查体无异常发现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纤维结肠镜主要发现为A.正常黏膜见于病变肠段之间B.黏膜呈卵石样,有较深的沟槽样溃疡C.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有糜烂与浅溃疡D.无假性息肉E.活组织检查可找到肉芽肿

患者女,40岁。半年来出现腹泻,4~6次/日,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目前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柳氮磺吡啶B、泼尼松C、甲硝唑D、庆大霉素E、免疫抑制剂

患者男,32岁。慢性腹泻3年,近来出现排便频繁,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考虑可能的诊断是A、胃肠炎B、溃疡性结肠炎C、炎性肠病D、阿米巴痢疾E、肠易激惹综合征

患者,女,30岁。间断下腹痛伴腹泻2年,每日排便4~6次,为糊状便,偶见脓血,便后疼痛可自然缓解,无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查见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水肿,部分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该患者腹泻的机制主要是A.肠内容物渗透压高,导致小肠渗透性腹泻B.炎性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减少C.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强D.大肠黏膜对Na+吸收减少

男性,32岁,反复腹泻伴左下腹阵痛2年,发作时大便每日4次,常为黏液脓血便,时有里急后重,呈疼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无发热。近日结肠镜检查示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粗糙呈细颗粒状。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A.肠易激综合征B.克罗恩病C.阿米巴肠炎D.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男性,28岁,因“间断腹痛、腹泻,脓血粪3年,加重2周”来诊。患者排粪8~10次/日,伴发热。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应首选A、免疫抑制药B、甲硝唑C、糖皮质激素D、美沙拉嗪E、奥美拉唑可使用的剂量为A、1g/dB、2g/dC、3g/dD、4g/dE、5g/d使用上述药物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骨髓抑制C、皮疹D、周围神经炎E、电解质紊乱若上述药物治疗1周后,患者仍间断腹痛,黏液血粪8次/日,体温37.8℃,红细胞沉降率50mm/1h,治疗可换用A、洛哌丁胺B、亚胺培南西司它丁C、氢化可的松D、硫唑嘌呤E、环孢素A

男性,32岁,腹泻伴左下腹痛1年,每天大便3-5次,间断便血,常有里急后重,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表明呈细颗粒状,脆性增加伴糜烂,最可能的诊断是A.克罗恩病B.肠阿米巴病C.慢性痢疾D.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男,32岁。慢性腹泻3年,近来出现排便频繁,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考虑可能的诊断是A.胃肠炎B.溃疡性结肠炎C.炎性肠病D.阿米巴痢疾E.肠易激惹综合征

男性,45岁,腹泻伴左下腹轻至中度疼痛2年,每天大便4~5次,间断便血,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最近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A.肠道功能紊乱B. Crohn病C.溃疡性结肠炎D.肠结核

男性,24岁,8周来腹泻,每日排便3~4次,有血液与黏液,有里急后重感,伴下腹疼痛,便后腹痛减轻,查体无异常发现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纤维结肠镜主要发现为()A、正常黏膜见于病变肠段之间B、黏膜呈卵石样,有较深的沟槽样溃疡C、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有糜烂与浅溃疡D、无假性息肉E、活组织检查可找到肉芽肿

患者,男,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4~6次/日,不伴发热。结肠镜检查示: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弥漫充血、水肿,有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最可能的诊断是().A、出血坏死性肠炎B、伪膜性肠炎C、克罗恩病D、溃疡性结肠炎E、缺血性结肠炎

患者,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d,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下列哪些对该病的确诊没有辅助意义()。A、便常规+潜血B、结肠镜C、腹部B超D、钡灌肠检查E、肠黏膜活检

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提问: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C、乙状结肠可见节断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F、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男性,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排便8~10次/日,伴发热,T38℃左右。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该患者治疗应首选()A、异烟肼B、甲硝唑C、糖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药E、柳氮磺胺吡啶

男性,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排便8~10次/日,伴发热,T38℃左右。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 若该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鼓肠,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计数23.5×109/L。患者可能发生()A、急性肠穿孔B、急性肠梗阻C、腹腔内脓肿D、急性腹膜炎E、中毒性结肠扩张

单选题男,44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症状时轻时重,每日排便4~5次,便中带有脓血。便常规:WBC5个/HP,RBC10个/HP;肠镜提示:结肠黏膜上有多发性浅溃疡,黏膜充血、水肿,附有脓血性分泌物,其诊断是()A血吸虫病BCrohn病C结肠癌D肠结核E溃疡性结肠炎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因“间断腹痛、腹泻,脓血粪3年,加重2周”来诊。患者排粪8~10次/日,伴发热。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若上述药物治疗1周后,患者仍间断腹痛,黏液血粪8次/日,体温37.8℃,红细胞沉降率50mm/1h,治疗可换用()A洛哌丁胺B亚胺培南西司它丁C氢化可的松D硫唑嘌呤E环孢素A

单选题患者,男,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4~6次/日,不伴发热。结肠镜检查示: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弥漫充血、水肿,有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最可能的诊断是().A出血坏死性肠炎B伪膜性肠炎C克罗恩病D溃疡性结肠炎E缺血性结肠炎

单选题男性,28岁。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3年,加重2周。排便8~10次/日,伴发热,T38℃左右。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该患者治疗应首选()A异烟肼B甲硝唑C糖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药E柳氮磺胺吡啶

单选题患者男性,44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症状时轻时重,每日排便4~5次,便中带脓血。便常规:WBC5个/高倍视野,RBC10个/高倍视野;肠镜提示:黏膜上有多发性浅溃疡,黏膜充血、水肿,附有脓血性分泌物。其诊断应首先考虑为()A血吸虫病BCrohn病C结肠癌D肠结核E溃疡性结肠炎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半年来出现腹泻,4~6次/日,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目前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柳氮磺吡啶B泼尼松C甲硝唑D庆大霉素E免疫抑制剂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因“间断腹痛、腹泻,脓血粪3年,加重2周”来诊。患者排粪8~10次/日,伴发热。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应首选()A免疫抑制药B甲硝唑C糖皮质激素D美沙拉嗪E奥美拉唑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因“间断腹痛、腹泻,脓血粪3年,加重2周”来诊。患者排粪8~10次/日,伴发热。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可见多发表浅溃疡,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使用上述药物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骨髓抑制C皮疹D周围神经炎E电解质紊乱

单选题男性,24岁,8周来腹泻,每日排便3~4次,有血液与黏液,有里急后重感,伴下腹疼痛,便后腹痛减轻,查体无异常发现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纤维结肠镜主要发现为()A正常黏膜见于病变肠段之间B黏膜呈卵石样,有较深的沟槽样溃疡C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有糜烂与浅溃疡D无假性息肉E活组织检查可找到肉芽肿

单选题男35岁,腹泻伴左下腹轻至中度疼痛2年,每天排便4~5次,间断便血,有疼痛-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最近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A肠道功能紊乱B克罗恩病C溃疡性结肠炎D肠阿米巴病E肠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