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人,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A.居住社区 B.居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小区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人,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

A.居住社区
B.居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小区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居住区及规划布局。居住组团是指被小区道路所分割,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300~1000户)相对应,配套建设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相关考题: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牛后所需的公共服务发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居住社区

城市社区的特征包括:()。A、人口规模大B、城市居民异质性高C、社区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色彩薄弱D、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较明显区分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概念哪个是不确切的()A:不同居住区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B:具有综合配套的小区、街坊、组团C:居住区人口规模3至5万人D:配有一套完善的,能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关于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城市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B.居住区内还需要布置绿地和活动场地、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C.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等D.成片居住区,不能进行机械化施工

小区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并被(  )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A、城市道路B、自然分界线C、管辖界D、权属范围线E、行政分界线

小区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并被( )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A.城市道路B.自然分界线C.管辖界D.权属范围线E.行政分界线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社区

下列选项中,对居住小区的基本性表述中,错误的是()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下列选项中,对居住小区的基本性表述中,错误的是()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配套公建是指(  )。A: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B: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C:按投资管理的属性可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三种D:根据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以及居民使用频率的特点,通过分级布置能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和维持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一般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  )。 A: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B:按照居住区理论和原则,以人为核心,建设安全、卫生、舒适、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C: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D: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

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居住区配套公建的设置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B.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C.可根据区位条件,适当调整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和面积D.配套公建应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配置

对于居住区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B:居住人口规模为30000~60000人C: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D:由居民、建筑、道路、绿地四类基本要素构成

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包括(  )。A: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E:居住和工作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区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

下列选项中,属于居住小区基本特征的是( )。A.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被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B.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C.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D.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强调周边式布置E.小区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小区是3000~4000人

简言之,居住用地规划的任务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能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要的()的居住生活环境。A、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良B、安全、卫生、方便、舒服、优美C、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D、安全、节约、方便、舒适、优美

公共建筑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与()配套建设的。A、商业建筑B、工业建筑C、仓储建筑D、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是为了满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与居住建筑配套建设的。A、渔民B、农民C、居民D、市民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45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居住社区

下列名同与解释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A、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B、道路红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C、居住组团一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D、D.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谊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A、居住区的区位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C、居住区人口规模D、上一层次规划

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m。A、20B、30C、50D、100

单选题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m。A20B30C50D100

单选题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A居住区的区位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C居住区人口规模D上一层次规划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居住小区基本特征的是( )。A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为下限,以公B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C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D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单选题()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

单选题()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住宅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