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 )m。A.3 B.4 C.7 D.9

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 )m。

A.3
B.4
C.7
D.9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m。

相关考题:

居住区内小区级道路的路面宽度一般应为下列何值?( )A.20mB.6~9mC.3.5mD.2.5m

关于居住区规划中,小区级路的概念,以下何者正确?( )A.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B.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C.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出入口的道路D.小区内的各种道路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中,(  )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A、居住区(级)道路B、组团(级)路C、小区(级)路D、宅间小路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路面应宽(  )m。A.6~9B.15~25C.20~30D.30~50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中,( )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A.居住区(级)道路B.组团(级)路C.小区(级)路D.宅间小路

城市居住区内,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称为( )。A:组团(级)路B:宅间小路C:居住区(级)道路D:小区(级)路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 )m。A.7 B.8 C.9 D.10

居住区内车行道宽度为单车道时,每隔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会让处。( )

居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 )A.14mB.16mC.18mD.20m

需要通行公共交通的居住区级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应为:( )A.20~30mB.18~24mC.10~14mD.9m

居住区道路规划原则中,不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A、居住区内外联系的道路勿须便捷B、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A、居住区级道路B、市级道路C、小区级路D、宅间小路E、组团级路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几级?()A、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B、干路、支路和小区路三级C、居住区道路、支路、小区路和组团路四级D、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车行道宽一般为()。A、5mB、6mC、7mD、8m

居住区级主要车行道路宽度为()mA、3B、4C、7D、9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5m。()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m。A、3B、5C、7D、9

居住小区级道路的车行道宽度一般为()。A、7mB、6mC、5mD、4m

单选题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三级或四级,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的居住区内的支路,叫()。A居住区级道路B居住小区级道路C居住组团级道路D宅前小路

单选题下列对道路广场用地计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用地外围为城市支路或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面积按红线宽的一半计算B规划用地内的居住(小)区道路按红线宽度的一半计算C组团级(与没有人行道的小区级)道路按实际宽度的三分之二计算D回车场、停车场不应包括在道路用地内

单选题居住区级的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A15米B9米C4米D3米

单选题居住区级主要车行道路宽度为()mA3B4C7D9

单选题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几级?()A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B干路、支路和小区路三级C居住区道路、支路、小区路和组团路四级D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单选题居住区道路规划原则中,不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A居住区内外联系的道路勿须便捷B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

问答题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多选题居住区内道路分为()。A居住区级道路B市级道路C小区级路D宅间小路E组团级路

单选题依据GB 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列关于道路宽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支路的红线宽度,宜为14~20mB居住区内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2. 5mC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8km/k㎡D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