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螺内酯治疗。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尿量减少,近2天尿量约100ml/d,该患者最可能的电解质紊乱是()。A血钾降低B血镁降低C血钙升高D血钾升高E血钠升高

单选题
患者,男,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螺内酯治疗。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尿量减少,近2天尿量约100ml/d,该患者最可能的电解质紊乱是()。
A

血钾降低

B

血镁降低

C

血钙升高

D

血钾升高

E

血钠升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男,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螺内酯治疗。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尿量减少,近2天尿量月100ml/日。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A、血钾降低B、血镁降低C、血钙升高D、血钾升高E、血钠升高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哪种药物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螺内酯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洋地黄

男,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螺内酯治疗。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尿量减少,近2天尿量月100ml/日。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A.血钾降低B.血镁降低C.血钙升高D.血钾升高E.血钠升高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治疗 B.螺内酯C.氨苯蝶啶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使血肌酐值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均应禁用。

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无任何症状,需要长期服用哪种药物()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螺内酯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洋地黄

患者,男,66岁,3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年前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为33%,患者平时无症状,应当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A、阿司匹林B、钙拮抗剂C、β受体阻滞剂D、螺内酯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压显著下降的药物()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螺内酯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洋地黄

患者男性,66岁,3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年前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33%。患者平时无症状,应当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A、阿司匹林B、β受体阻滞剂C、钙拮抗剂D、螺内酯(安体舒通)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男,66岁,3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年前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33%。患者平时无症状,应当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 )A、阿司匹林B、钙拮抗剂C、β受体阻滞剂D、螺内酯(安体舒通)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男性,66岁,3年前患前壁心肌梗死,1年前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33%。患者平时无症状,应当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A、阿司匹林B、β受体阻滞剂C、钙拮抗剂D、螺内酯(安体舒通)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螺内酯()A、血管扩张剂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β受体激动剂D、醛固酮拮抗剂E、β受体阻滞剂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哪种药物可能引发高血钾()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螺内酯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洋地黄

多选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哪种药物可能引发高血钾()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螺内酯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洋地黄

多选题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无任何症状,需要长期服用哪种药物()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螺内酯Cβ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洋地黄

单选题患者,男,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螺内酯治疗。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尿量减少,近2天尿量约100ml/d,该患者最可能的电解质紊乱是()。A血钾降低B血镁降低C血钙升高D血钾升高E血钠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