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孕18周,同时伴有“淋病”就诊。门诊护士向其详细介绍淋病对妊娠、分娩、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后,要求其复述部分内容,下列哪项孕妇的复述说明护士仍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解释A“我可能会因为淋病而早产”B“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C“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事”D“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E“我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宫内发育迟缓的情况”

单选题
患者,女性,23岁,孕18周,同时伴有“淋病”就诊。门诊护士向其详细介绍淋病对妊娠、分娩、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后,要求其复述部分内容,下列哪项孕妇的复述说明护士仍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解释
A

“我可能会因为淋病而早产”

B

“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

C

“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事”

D

“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

E

“我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宫内发育迟缓的情况”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国内许多学者对女性吸毒者的月经周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受影响率高达87%,其中闭经发生率最高,占47%,吸毒对女性妊娠、胎儿、新生儿及分娩都有严重的影响。()A、正确B、错误

患者女性,26岁。孕36周,尿频、尿急、尿痛3天,伴阴道分泌物增多。查体:尿道口及宫颈口均可见脓性分泌物。最可能的诊断是A、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B、妊娠合并梅毒C、妊娠合并淋病D、妊娠合并外阴化脓性感染E、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下列哪项治疗不正确A、首选头孢曲松钠并加用红霉素B、不将青霉素作为首选药C、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改用大观霉素D、喹诺酮类E、淋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预防用药

感染淋病,对妊娠什么阶段有影响A、早期B、中期C、晚期D、分娩E、妊娠各期

淋病合并HIV感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时感染淋球菌和HIV的患者,治疗淋病的方案与HIV阴性者相同B、淋菌性盆腔炎同时感染HIV者,如其免疫功能已受抑,治疗时要注意其可能合并念珠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C、HIV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D、HIV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有15%~25%可感染HIVE、HIV感染后潜伏期很短,患病后很快死亡

有关死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妊娠20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B、妊娠20周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C、妊娠28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D、妊娠40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E、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不考虑孕周

妊娠期淋病的治疗方案叙述不正确的是A.妊娠合并淋病患者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监护B.即使进行及时规范抗淋球菌治疗,多数患者妊娠期间仍出现流产或早产C.妊娠晚期与分娩前后应反复进行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检查,及早发现感染情况,如产前未治愈或再感染患者,为减少分娩时母婴垂直传播,以剖宫产为宜D.分娩期注意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消毒,注意纠正胎儿宫内缺氧和处理E.产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淋球菌或其他细菌引起的产褥感染

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不恰当的是A.本患者妊娠期间易发生胎膜早破、流产、早产及低体重儿等B.所分娩新生儿易发生眼结膜炎C.新生儿主要通过软产道被感染D.本患者应立即终止妊娠E.可以发生垂直传播

关于淋病的婚育医学意见,错误的是()。 A.男女双方确诊为淋病者在未治愈前建议暂缓结婚B.女方在分娩时仍然感染淋病者,应考虑阴道分娩C.婚后男女双方或任何一方确诊为淋病者在未治愈前建议不宜妊娠D.妊娠期感染淋病应按照正规方案治疗E.男女任何一方确诊为淋病者在未治愈前建议暂缓结婚

淋病孕妇经阴道分娩后,不会发生()。 A.子宫内膜炎B.输卵管炎C.VVCD.播散性淋病E.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患者,女性, 30 岁,孕 18 周,诊断淋病入院。护士向其解释淋病对妊娠、分娩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后,孕妇出现下列哪一项表述时,表明护士仍需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A、“淋病会导致胎儿窘迫”B、“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C、“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件事”D、“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E、“孕晚期我要注意胎膜早破的症状”

患者女性,28岁,孕36周。一周前,其丈夫酒后乱性,发生不洁性行为,由于不清楚后果,仍与其妻同房。近日其妻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部瘙痒,有烧灼样痛。怀疑染有性病,因担心影响胎儿,即陪其妻前来就诊。护士协助接诊,并回答相关问题。如患者确诊感染淋病,可能给胎儿造成的危害是( )A、宫内感染B、早产C、胎儿窘迫D、死胎E、先天性淋病F、胎儿畸形【提示】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该患者确诊为淋病。医生开具医嘱,护士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对孕妇淋病患者的处理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头孢曲松250mg单次肌内注射B、头孢克肟400mg单次口服C、阿奇霉素2g单次肌内注射D、阿奇霉素1g顿服或用阿莫西林E、头孢曲松1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24小时1次,症状改善24~48小时后改头孢克肟4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7日F、结合病情,决定用药种类、方法及量,遵医嘱执行并观察疗效G、氧氟沙星o.2g,静脉滴注,2次/日,连续7日【提示】该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第5天,出现了子宫收缩。此时,对该孕妇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抑制宫缩,保胎至足月B、静滴催产素引产C、待自然临产D、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E、立即剖宫产F、停止治疗,等待分娩G、继续治疗【提示】患者经保胎治疗,于37周加1天顺利分娩。此时,抗生素治疗疗程已结束。关于防治新生儿淋菌性疾病的处理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防治新生儿淋菌性疾病的最佳方法B、向所有刚出生的新生儿眼内滴入预防性制剂,防止淋菌性眼炎的发生C、如果预防措施延迟(没在产房实施),应建立监测体系确保所有新生儿得到预防D、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应用0.5%红霉素眼膏涂双眼,预防淋菌性眼炎E、所有出生新生儿,常规预防性使用头孢曲松25~50mg/kg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125mg)单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防止新生儿播散性淋病的发生F、剖宫产的新生儿可以不进行眼部预防G、红霉素是唯一推荐用于治疗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抗生素软膏对该产妇接下来的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导B、分娩后继续治疗,以防复发C、治疗结束4~7日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细菌培养D、鼓励孕产妇的丈夫进行治疗E、母婴隔离,同时治疗。

关于死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妊娠20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B.妊娠20周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C.妊娠28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D.妊娠40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E.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不考虑孕周

感染淋病,对妊娠什么阶段有影响A.早期B.中期C.晚期D.分娩E.妊娠各期

患者,女,25岁,孕17周,诊断淋病入院。护士向其解释淋病对妊娠、分娩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后,孕妇出现下列哪一项表述时,表明护士仍需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A:“淋病会导致胎儿窘迫。”B:“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C:“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件事。”D:“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E:“孕晚期我要注意胎膜早破的症状。”

患者,女性,23岁,孕18周,同时伴有“淋瘸”就诊。门诊护士向其详细介绍淋病对妊娠、分娩、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后,要求其复述部分内容,下列哪项孕妇的复述说明护士仍需再次对其进行解释A.“我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宫内发育迟缓的情况”B.“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事”C.“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D.“我可能会因为淋病而早产”E.“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

有关死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妊娠28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B.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不考虑孕周C.妊娠20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D.妊娠40周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E.妊娠20周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

国内许多学者对女性吸毒者的月经周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受影响率高达87%,其中闭经发生率最高,占47%,吸毒对女性妊娠、胎儿、新生儿及分娩都有严重的影响。

淋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如何处理?

淋病()A、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性疾病首位B、淋病奈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球菌C、主要通过性交传播D、妊娠期任何阶段的淋病奈瑟菌感染对妊娠预后均有影响E、子宫颈管易受淋病奈瑟菌感染

妊娠期淋病的治疗方案叙述不正确的是()A、妊娠合并淋病患者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监护B、即使进行及时规范抗淋球菌治疗,多数患者妊娠期间仍出现流产或早产C、妊娠晚期与分娩前后应反复进行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检查,及早发现感染情况,如产前未治愈或再感染患者,为减少分娩时母婴垂直传播,以剖宫产为宜D、分娩期注意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消毒,注意纠正胎儿宫内缺氧和处理E、产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淋球菌或其他细菌引起的产褥感染

妊娠期淋病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有()A、死胎B、流产C、肾囊肿D、肺炎E、早产

判断题国内许多学者对女性吸毒者的月经周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受影响率高达87%,其中闭经发生率最高,占47%,吸毒对女性妊娠、胎儿、新生儿及分娩都有严重的影响。A对B错

单选题感染淋病,对妊娠什么阶段有影响()A早期B中期C晚期D分娩E妊娠各期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孕17周,诊断淋病入院 。护士向其解释淋病对妊娠、分娩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后,孕妇出现下列哪一项表述时,表明护士仍需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A"淋病会导致胎儿窘迫。"B"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C"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件事。"D"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E"孕晚期我要注意胎膜早破的症状。"

单选题女性,32岁,孕20周,因淋病来院就诊。门诊护士就淋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下列哪项复述说明护士仍需要再次进行解释( )A淋病能导致早产B淋病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患肺炎C淋病可能会引起盆腔炎D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患病E淋病可能会导致宝宝宫内发育迟缓

多选题妊娠期淋病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有()A死胎B流产C肾囊肿D肺炎E早产

单选题孕产期保健包括(  )。A孕前期、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保健B孕前期、妊娠期、产褥期、新生儿期保健C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新生儿期保健D孕前期、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保健E孕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