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人员在上下斜井时,其上下车地点的斜井应有足够宽的人行道,一般应不小于1.8米。A对B错

判断题
人员在上下斜井时,其上下车地点的斜井应有足够宽的人行道,一般应不小于1.8米。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50m时,应采取机械运送人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平巷或者高差超过100m的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机械方式运送人员。()

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有效宽度,应不小于1.9m。()

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必须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关于人行道的说法错误的是()。A.运输斜井的人行道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mB.机车运输巷道的人行道的有效宽度不小于0.8mC.无轨人力运输巷道的人行道的有效宽度为不小于0.7m

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m时,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A.40B.50C.80D.100

运输巷道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的要求不包括( )。A.有效宽度,不小于1.5mB.有效净高,不小于1.9mC.斜井坡度为10。~15。时,设人行踏步;15。~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设梯子D.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

人员在上下斜井时,其上下车地点的斜井应有足够宽的人行道,一般应不小于1.8米。

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多少米时,应采取机械运送人员?

在上下车地点应有()A、人行道B、照明C、信号D、红灯

在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平巷或者高差超过50m的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运送人员?

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巷或者高差超过50m的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运送人员。

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m/s,人车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

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有效宽度,不小于()m;有效净高,不小于()m。A、1.0B、1.9C、2.0D、2.2

在采用斜井作为辅助坑道、坑道内采用单线行车道时,斜井底宽一般为()。A、2.4mB、2.5mC、2.6mD、2.7m

斜井运输应遵守的规定是()A、斜井内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B、提升绞车应有深度指示器及报警装置。C、提升机应设有防过卷装置。D、斜井垂直深度超过50m时,应有运送人员的专用设施。

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

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m时,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A、50B、100C、200

单选题在上下车地点应有()A人行道B照明C信号D红灯

单选题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的要求不包括( )。A有效宽度,不小于1.5mB有效净高,不小于1.9mC斜井坡度为10°~15°时,设人行踏步;15°~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设梯子D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

单选题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下列人行道的要求中错误的是()。A有效宽度,不小于1.5mB有效净高,不小于1.9mC斜井坡度为100~150时,设人行踏步D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

多选题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有效宽度,不小于()m;有效净高,不小于()m。A1.0B1.9C2.0D2.2

填空题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巷或者高差超过50m的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应采用()运送人员。

问答题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多少米时,应采取机械运送人员?

单选题不符合倾斜巷道运送人员安全要求的是()。A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50m时,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B倾斜巷道运送人员允许使用敞盖式车辆C斜井人车必须设置跟车人在运行途中任何地点都能向司机发送紧急信号的装置D倾斜井巷运送人员的人车必须有跟车人

判断题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宜设坚固的隔离设施;未设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A对B错

填空题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m/s,人车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