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实验证明,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时,一般燃烧着可燃物会停止燃烧。A20%B25%C30%D35%

单选题
实验证明,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时,一般燃烧着可燃物会停止燃烧。
A

20%

B

25%

C

30%

D

3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时,人呼吸感到急促。A 3%;B 5%;C 10%~20%;D 20%~25%。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 A、闪燃B、起火C、自燃D、着火

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防护区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 )。A.可燃物中最小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B.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C.最易燃烧的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D.最难燃烧的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窒息灭火法是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潭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使其停止燃烧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遇火即燃,而且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可燃物质被点燃的最低温度叫做( )。 A.闪点B.着火点C.燃点D.爆炸点

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达到_______时,大多数的燃烧均会熄灭。A.10%B.20%C.25%D.35%

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达到()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A.10%~30%B.20%~30%C.30%~50%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时,能使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烧逐渐窒息。A.30%~35%B.35%~40%C.40%~45%D.45%~50%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A、1.0%B、1.5%C、2.0%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惰性气体冲洗空气,降低氧气浓度燃烧会因无足够助燃物而停止,这种方法称()法。A、冷却B、隔离C、窒息D、抑制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时,能使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烧逐渐窒息。A、30%~35%B、35%~40%C、40%~45%D、45%~50%

实验证明,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时,一般燃烧着可燃物会停止燃烧。A、20%B、25%C、30%D、35%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查明原因,制订措施,进行处理。

瓦斯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燃烧和爆炸;浓度达到()以上时,能使人窒息。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人呼吸感到急促。A、3%B、5%C、10%~20%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达到()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A、10%~30%B、20%~30%C、30%~50%

可燃物质在外部条件下,温度升高,当达到其自燃点时即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A、燃烧B、闪燃C、受热自燃D、着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作用是()可燃物和()燃烧层空气中的氧,从而使燃烧停止。

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A、5%B、15%C、35%D、55%

烟雾在一定条件下对燃烧有阻燃作用,如果空气中CO2浓度达到()时,一般可燃物就不能发生燃烧。A、20%B、30%C、40%D、50%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时,能使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烧逐渐窒息。A、20~30%B、20~35%C、30~35%D、30~40%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15%以上时能使人窒息死亡;达到30%~40%时,能使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烧逐渐窒息;达到43.6%时能抑制汽油蒸汽及其他易燃气体的爆炸。

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

判断题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A对B错

单选题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惰性气体冲洗空气,降低氧气浓度燃烧会因无足够助燃物而停止,这种方法称()法。A冷却B隔离C窒息D抑制

单选题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燃烧熄灭,该浓度为()。A10%~20%B20%~25%C30%~35%D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