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方向成450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A.IB.2IC.3ID.I/2
两块偏振片平行放置,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第一块偏振片上,若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则从第二块偏振片透出的光强为( )。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 )。 A、 I B、 2I C、 3I D、 I/2
—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A. I B. 2I C. 3I D.I/2
—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A. IB. 2IC. 3ID.I/2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 )。 A. I B. 2I C. 3I D. I/2
使一光强为I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通过两个偏振片P1和P2,P1和P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和90°,则通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是 ( )。
一束非偏振光入射到一个由四个偏振片所构成的偏振片组上,每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对于前面一个偏振片沿顺时针方向转了一个30°角,则透过这组偏振片的光强与入射光的光强的比为()
一束强度为I0的自然光入射于一个理想的偏振片组上,这偏振片组由两个透光方向夹角为30°的偏振片组成,通过这偏振片的光强为()
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照射在两块前后放置且相互平行、偏振化方向相交60°角的偏振片上,则通过第一块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为(),通过第二块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为()
在两个偏振化方向正交的偏振片P1和P2之间,平行地插入第三个偏振片P,P1与P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入射自然光的光强为I°,不考虑偏振片的吸收与反射,则出射光的光强为()。A、L/4B、3Io/32C、3Io/8D、Io/16
自然光、平面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并转动偏振片则出射光的光强如何变化?
光强为Io自然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如再通过一与原偏振片成θ角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一圆偏振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o/2,如再通过一个与第一偏振片成θ角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一圆偏振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o/2,如再通过一与第一偏振片正交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一圆偏振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如再通过一与第一偏振片成θ角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且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若不考虑偏振片的反射和吸收,则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一束强度为I0的线偏振光入射,其光矢量振动方向与第一偏振片偏振化方向夹角为π/4,则穿过第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时,投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A、光强单调增加B、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C、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D、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要使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之后振动方向转过90°,至少需要让这束光通过()块理想偏振片,在此情况下,透射光强最大是原来光强的()倍。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问答题自然光、平面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并转动偏振片则出射光的光强如何变化?
填空题一圆偏振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如再通过一与第一偏振片成θ角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填空题一圆偏振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o/2,如再通过一个与第一偏振片成θ角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单选题在两个偏振化方向正交的偏振片P1和P2之间,平行地插入第三个偏振片P,P1与P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入射自然光的光强为I°,不考虑偏振片的吸收与反射,则出射光的光强为()。AL/4B3Io/32C3Io/8DIo/16
填空题光强为Io自然光通过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如再通过一与原偏振片成θ角的偏振片后的光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