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治疗方法是()。A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B外用润肤剂C口服抗组胺药物D口服华法林E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

单选题
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治疗方法是()。
A

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B

外用润肤剂

C

口服抗组胺药物

D

口服华法林

E

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改善步态的办法是A、手术延长短缩下肢B、提高患侧肌力C、训练患者踮脚尖行走D、垫高鞋后跟E、无须特殊处理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患者,女,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改善步态的办法是A、手术延长短缩下肢B、提高患侧肌力C、训练患者踮脚尖行走D、垫高鞋后跟E、无须特殊处理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 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湿疹B、色素性紫癜性皮病C、皮肤淀粉样变性D、瘙痒症E、郁积性皮炎治疗方法是A、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B、外用润肤剂C、口服抗组胺药物D、口服华法林E、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

患者男,21岁,因“右踝部疼痛10小时”来诊。10小时前因打球不慎跌伤右踝,右踝部疼痛。查体:右外踝下方压痛明显,踝关节活动受限,尤其不能内翻;X线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踝关节扭伤B、踝部骨折C、跟骨骨折D、踝部关节脱位E、踝部外侧韧带断裂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局部按揉B、拔伸踝关节C、踝部固定D、热敷E、内翻摇动踝关节

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 曰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体温39.6 0C, 见大小不等的淤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A.氯霉素B.环丙沙星C.红霉素D.磺胺嘧啶 E-头孢曲松

患者,女,30岁,因左股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6周后下地行走,跛行明显,测量患肢真实长度发现患侧短3cm。测量其长度的骨性标记是()。A、股骨粗隆--胫骨外踝B、股骨粗隆--胫骨内踝C、髂前上棘--胫骨外踝D、髂前上棘--胫骨内踝E、耻骨联合--胫骨外踝

患者男性,40岁,工人,因“摔伤左踝跟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1天”来诊。患者1天前干活时从约3米高处摔下,致伤左足踝部,当时意识清,无昏迷、呕吐史,左踝部肿痛,活动受限。查体:左踝部肿胀明显,踝部可见大片皮下瘀斑,踝部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前侧可触及骨折断端,骨异常活动不明显,踝关节活动正常,足跟内、外翻活动受限,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存在,足趾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可。可能的诊断是()A、内踝骨折B、外踝骨折C、后踝骨折D、三踝骨折E、距骨骨折

患者女性,25岁,因“奔跑时右踝扭伤”来诊。患者奔跑时右脚内侧踩到硬物,足向内翻转,踝部剧烈疼痛、肿胀并出现瘀血(以内踝为重),不能站立行走。查体:足呈内翻畸形,功能丧失。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内踝骨折B、外踝骨折C、后踝骨折D、三踝骨折E、距骨骨折

患儿男,10岁,因“右侧外踝部摔伤”来诊。患儿蹦跳时不慎扭伤右侧外踝,患处红肿,青紫疼痛,皮肤灼热,按之痛甚,行走不利。右踝内、外侧均有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未见骨折。诊断应首先考虑()A、踝管综合征B、跖筋膜炎C、踝关节扭伤D、胫后肌腱炎E、踝部骨折

患儿男,10岁,因“右侧外踝部摔伤”来诊。患儿蹦跳时不慎扭伤右侧外踝,患处红肿,青紫疼痛,皮肤灼热,按之痛甚,行走不利。右踝内、外侧均有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未见骨折。患儿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属于()A、Ⅰ度B、Ⅱ度C、Ⅲ度D、Ⅳ度E、Ⅴ度

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为明确诊断可考虑检查的项目包括()。A、尿常规B、血浆蛋白电泳C、血常规D、皮损组织病理学E、类风湿因子检测F、血沉

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湿疹B、色素性紫癜性皮病C、皮肤淀粉样变性D、瘙痒症E、郁积性皮炎

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治疗方法是()。A、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B、外用润肤剂C、口服抗组胺药物D、口服华法林E、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

下肢相对长度的量诊,其起点→经过点→止点为()。A、髂前下棘→膝关节外缘→外踝尖B、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内踝尖C、股骨大粗隆→膝关节外缘→外踝尖D、髂前上棘→经髌骨前面→足背第1、2指之间E、肚脐→膝关节前面→内外踝中央

患者女性,25岁,因“奔跑时右踝扭伤”来诊。患者奔跑时右脚内侧踩到硬物,足向内翻转,踝部剧烈疼痛、肿胀并出现瘀血(以内踝为重),不能站立行走。查体:足呈内翻畸形,功能丧失。踝关节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是()A、内踝骨折B、外踝骨折C、后踝骨折D、三踝骨折E、距骨骨折

平足症的患者,站立时的体征包括()A、前足外展B、足弓下陷消失C、内踝突出加大,外踝突出变小D、足跟变宽E、跟腱止点外移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提示该皮损持续数月后有慢慢消退倾向,遗留色素沉着斑,无明显自觉症状。)()。A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B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C系统应用维甲酸D局部外用钙泊三醇E口服沙利度胺F系统应用抗生素

单选题患者男,25岁,因“踝部淤点、瘙痒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查体:双侧内、外踝见散在的针尾大小的淤点,表面少量鳞屑。3d前查血、尿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湿疹B色素性紫癜性皮病C皮肤淀粉样变性D瘙痒症E郁积性皮炎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皮肤出现淤点、淤斑3d”来诊。2周前,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近3d,无诱因出现皮肤淤点、淤斑,大小不等,遍及全身,四肢较为多见,束臂试验(+)。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传染性出血热B过敏性紫癜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多选题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为明确诊断可考虑检查的项目包括()。A尿常规B血浆蛋白电泳C血常规D皮损组织病理学E类风湿因子检测F血沉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皮肤出现淤点、淤斑3d”来诊。2周前,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近3d,无诱因出现皮肤淤点、淤斑,大小不等,遍及全身,四肢较为多见,束臂试验(+)。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此病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是()A心率增快B血压下降C出汗增多D面色苍白E头痛、呕吐、颈抵抗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诊断考虑的疾病是(提示皮损似撒的胡椒粉样,逐渐由小腿踝周向下肢近端缓慢发展。)()。A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B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C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D瘙痒性紫癜E过敏性紫癜F淤积性皮炎

单选题下肢相对长度的量诊,其起点→经过点→止点为()。A髂前下棘→膝关节外缘→外踝尖B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内踝尖C股骨大粗隆→膝关节外缘→外踝尖D髂前上棘→经髌骨前面→足背第1、2指之间E肚脐→膝关节前面→内外踝中央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因“感冒后咳嗽、咳痰,夜间高枕卧位1周,尿少、体重增加、肢端水肿3d”来诊。水肿每于下午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减轻或消失。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年。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如患者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水肿常发生部位是()A眼睑、颜面B腹腔、胸腔、胫前、足踝C背、骶尾、会阴D眼睑、背、骶尾、会阴E背、骶尾、会阴、胫前、足踝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皮肤出现淤点、淤斑3d”来诊。2周前,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近3d,无诱因出现皮肤淤点、淤斑,大小不等,遍及全身,四肢较为多见,束臂试验(+)。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首选的药物治疗是()A凝血酶原B糖皮质激素C抗肿瘤药物D免疫抑制剂E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