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追诉时效的认识,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甲与张某共同实施盗窃罪。在盗窃罪的追诉期间届满之前,张某单独实施了抢劫罪。对甲盗窃罪的追诉时效,应从张某犯抢劫罪之日起计算B乙于2007年故意轻伤王某,于2014年盗窃5万元,同年王某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是公安机关未立案,乙因为盗窃犯罪被抓,但已经不能追究乙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C丙犯绑架罪且故意杀害被绑架人,即使经过30年,也可能被追诉D丁于2013年1月10日挪用公款5万元用于赌博,2013年7月10日归还。对丁的追诉期限应从2013年1月10日起计算

多选题
关于追诉时效的认识,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

甲与张某共同实施盗窃罪。在盗窃罪的追诉期间届满之前,张某单独实施了抢劫罪。对甲盗窃罪的追诉时效,应从张某犯抢劫罪之日起计算

B

乙于2007年故意轻伤王某,于2014年盗窃5万元,同年王某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是公安机关未立案,乙因为盗窃犯罪被抓,但已经不能追究乙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C

丙犯绑架罪且故意杀害被绑架人,即使经过30年,也可能被追诉

D

丁于2013年1月10日挪用公款5万元用于赌博,2013年7月10日归还。对丁的追诉期限应从2013年1月10日起计算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张某在盗窃罪追诉时效届满前,又犯抢劫罪的,引起时效中断,前罪的追诉时效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但是共同犯罪人的追诉时效互不影响,张某的时效中断事实不能及于其盗窃罪的同案犯甲。
B项,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追诉时效为5年,乙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于2012年超过,虽于2014年又犯新罪,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已过,不能再重新起算。
C项,根据《刑法》第87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里的“认为必须追诉的”犯罪,应限于那些罪行特别严重行为人的再犯可能性特别大,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大、经过20年以后仍没有被社会遗忘的一些重大犯罪。
D项,根据《刑法》第89条的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这里的“犯罪之日”,是指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对于挪用公款罪而言,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如果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行为即构成挪用公款罪。

相关考题:

司法考试 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法的价值具有预见性法的价值具有应用性法的价值具有普通性法的价值载体具有特定性

关于pH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当pH 关于pH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当pHB、当pHC、当pHD、当pHE、当pH

2017年8月10日晚,吴某将下夜班回家的女青年孙某强奸。孙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吴某得知公安机关立案的消息之后,就闻风而逃,至今未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陈某的追诉时效期限是15年B.对陈某的追诉时效期限是10年C.陈某不受追诉时效期的限制D.对陈某的追诉时效期限是20年

第 23 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刑法中的“以上”“以下”“不满”都包括本数在内B.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C.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的,追诉时效延长D.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下列关于刑罚的消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由于法定事由,国家不再行使求刑权、量刑权和行刑权,才是刑罚的消灭B.追诉时效期间内刑罚也可以消灭C.刑罚执行完毕不是刑罚的消灭

下列关于违法行为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B、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产生危害结果之日起计算C、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下列关于道德职能的说法正确选项是( )A.调节职能B.教育职能C.认识职能D.激励职能

下列关于流行病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从器官水平认识疾病E.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下列关于正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刑法时效制度的内容,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是A.追诉时效B.行刑时效C.追诉时效的延长D.追诉时效的中断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B.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C.超过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D.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E.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下列有关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B.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C.我国刑法既规定了追诉时效,又规定了行刑时效D.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行刑时效,没有规定追诉时效

下列关于生命节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遗传决定了生命的节律B、生命的节律是可认识的C、对生命节律的认识是可控制的D、以上都对

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和认识互为基础,互相依赖

关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正确地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顺利进行B、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会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并使之失败C、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D、认识反作用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过程E、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下列关于违法行为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A、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B、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产生危害结果之日起计算C、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下列关于“自知力完全”的描述,错误的是()A、患者精神症状消失B、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C、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D、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E、认为需要治疗

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认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不变的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C、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而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D、真理是一种认识,而认识不一定都是真理

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认识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B、认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E、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

关于职业道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职业道德认识B、职业道德行为C、职业道德规范D、职业道德品质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B、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C、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D、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E、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数罪并罚,管制的最高刑期不超过2年,拘役的最高刑期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不超过20年B、刑法中的"以上"、"以下"、"以内"都包括本数在内C、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的,追诉时效延长D、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经过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下列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A、李某犯甲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其追诉时效为5年B、王某犯乙罪,法定最高刑为7年,其追诉时效为10年C、张某犯丙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其追诉时效是15年D、孙某犯丁罪、戊罪,数罪并罚最高执行20年,其追诉时效为15年

单选题下列关于生命节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遗传决定了生命的节律B生命的节律是可认识的C对生命节律的认识是可控制的D以上都对

多选题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认识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B认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E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

多选题关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正确地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顺利进行B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会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并使之失败C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D认识反作用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过程E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B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C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D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E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单选题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