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C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多选题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

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B

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C

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D

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参考解析

解析: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意外事件是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A项,甲作为马戏团演员,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但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致其被飞刀扎死是甲无法预见的情形,甲既无故意,又无过失,故应属于意外事件
B项,甲、乙在路边争执,甲并没有伤害乙的故意,但甲应当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乙被路过车辆轧死而没有预见,所以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项,甲见楼下没人后向楼下扔木板,可见其预见到了其行为可能发生损害后果,因此不属于意外事件。甲仅是看了一下楼下而未采取其他确认楼下无人的行为,甲轻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发生损害后果,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D项,方法错误(即打击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误差,导致行为人所欲损伤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不属于方法错误。

相关考题:

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下列关于故意与过失说法错误的是()A.过失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B.过失犯罪不一定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C.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D.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小王拿刀去砍小李,但因没有瞄准而砍中路人老刘,并致老刘死亡。则关于小王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小王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B. 小王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打击错误C. 小王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D. 小王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故意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B.过失犯罪也可能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形态C.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现的某种状态,不是故意犯罪形态D.同一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C.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过失犯只能是结果犯B.过失犯没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C.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相对应的故意犯罪D.由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是结果犯,因此其是故意犯

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一直想杀乙,驱车前往乙的住处准备实施杀害行为,过红绿灯路口时闯红灯不小心撞死一位行人,下车查看后发现正是仇人乙,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以伤害的故意举刀砍乙,适仇人丙出现在现场,甲转而杀死丙的,甲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并罚C.甲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乙突然横穿公路被汽车压死的,甲成立过失犯罪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2005年真题)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

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

下列关于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者统一于罪过B、二者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C、二者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D、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E、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B、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C、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如果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意志因素上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D、可以将行为人的罪过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

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下列关于故意与过失说法错误的是( )A、过失所反映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B、过失犯罪不一定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C、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D、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

下列关于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间接故意犯罪属于故意犯罪,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属于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认识因素上都认识到了犯罪结果可能发生,因此,两者的认识因素完全相同C、间接故意在意志因素上是放任犯罪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在意志因素上是希望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此,两者在意志因素上是不同的D、主观罪过是间接故意而造成他人财物重大毁损时,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造成他人财物重大毁损时,不存在过失损坏财物罪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多选题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0年真题]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者统一于罪过B二者都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C二者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D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E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认识错误属于()。A过失犯罪B不作为犯罪C无罪过事件D故意犯罪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B我国刑法理论将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C在犯罪故意中,行为人如果认识到犯罪结果必然发生,而意志因素上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间接故意D可以将行为人的罪过分为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

多选题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多选题关于致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A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C甲的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对于丙的重伤后果,乙不应当负责D乙没有实施共同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多选题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单选题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真题]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多选题对于丙的重伤,甲的罪过形式是(  )。[2010年真题]A故意B有目的的故意C过失D无认识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