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李某向王某借款200万元,由赵某担保。后李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王某将李某和赵某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赵某认为,若李某罪名成立,则借款合同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赵某无需承担担保责任。法院认为,借款合同并不因李某犯罪而无效,判决李某和赵某承担还款和担保责任。关于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A若李某罪名成立,则出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竞合B李某与王某间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C王某的起诉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产生的唯一法律事实D王某可以免除李某的部分民事责任

多选题
李某向王某借款200万元,由赵某担保。后李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王某将李某和赵某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赵某认为,若李某罪名成立,则借款合同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赵某无需承担担保责任。法院认为,借款合同并不因李某犯罪而无效,判决李某和赵某承担还款和担保责任。关于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
A

若李某罪名成立,则出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竞合

B

李某与王某间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

C

王某的起诉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产生的唯一法律事实

D

王某可以免除李某的部分民事责任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当责任主体的数个法律责任既不能被其中之一所吸收,也不能并存,而如果同时追究,显然有悖法律原则与精神时,就发生法律责任间的冲突,产生竞合。若李某罪名成立,则既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还款的民事责任,两个责任并不冲突,不属于责任竞合。
B项,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各种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
C项,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本案中,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有李某的借款赵某的担保和王某的起诉等。
D项,协议免责是指受害人与加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免责。在这一场合,法律将追究责任的决定权交给受害人和有关当事人。因此王某可以自主决定免除李某的部分民事责任。

相关考题:

赵某与2004年3月5日向李某借款15万元用于购房,双方约定赵某应于2005年3月5日前偿还该借款。王某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保证合同约定:王某承担保证责任直至赵某偿还完全部借款本息之日为止。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与李某约定的保证期间合法有效B.视为王某与李某之间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5年9月5日C.视为王某与李某约定保证期间不明,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5年9月5日D.视为王某与李某约定保证期间不明,王某的保证期间应至2007年3月5日

张某借给李某100万元,由第三人赵某提供抵押担保,未经赵某书面同意,张某允许李某转让50万元债务给王某,下列哪些说法没有法律根据()A.赵某不再承担担保责任B.赵某仍然要承担担保责任C.赵某承担50万元的担保责任D.由法官根据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具体决定赵某的责任

张某向李某借款10000元,李某要求张某提供担保,张某遂以自己借用赵某的一台电脑向李某提供质押,双方签订书面合同并将电脑交付给李某占有。到期张某不能返还借款,李某遂依法变卖该电脑,得款6000元。此时赵某得知借给张某甩的电脑被李某变卖,遂起诉李某,李某此时才知道电脑不是张某自己所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可以合法取得对于电脑的质权,有权行使质权B.赵某要求返还电脑已经不可能,但可以要求李某返还价款C.赵某的损失只能由张某独自承担赔偿责任D.李某与张某对赵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赵某和李某签订合同,将自己的房屋以10万元的价格卖与李某,李某当即交付了价款,赵某将房屋交付给李某,5天后,赵某又将此些房以1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王某,并与王某一起去办理了过户登记,赵某要求李某腾房,但遭到拒绝。请问,本案中,李某对该房屋是否具有所有权,为什么?

王某,女,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传唤,侦查人员讯问王某时,下列哪种情形合法?()A.由侦查员赵某(男)和张某(男)讯问B.由侦查员赵某(男)和李某(女)讯问C.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翻译人员胡某(女)讯问D.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母亲进行讯问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王某和赵某签订一货物买卖合同,由王某向赵某提供木材,价款总计80万元,2005年10月31日前交货.赵某必须于2005年12月31日前将贷款交付王某,逾期将以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并支付价款总额5%的违约金.同时,李某与王某签订了保证合同,约定赵某不能按约定履行合同时由李某代赵某偿付全部货款和逾期利息.之后,王某按期交付了木材,而赵某至2005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货款.王某向赵某多次索要未果,遂找到李某要其依法承担保证责任.李某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是哪些项目?【】A.全部货款B.逾期交货的利息C.损害赔偿金D.违约金

张某向杨某借款30万元,并以自有的汽车设定了抵押。同时,张某还委托赵某以其汽车设定担保。后李某欠张某30万元货款未还,张某在经杨某同意后将该债务转移给李某,但张某将此事通知赵某后。赵某未予答复。张某、李某在债务到期后无力偿还,杨某要求行使抵押权。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张某将债务转移给李某,未经赵某同意,债务转移无效B.张某将债务转移给李某,经过杨某同意,债务转移有效C.张某将债务转移给李某,赵某对该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D.张某将债务转移给李某,张某对该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

赵某将房屋租给李某,李某又将房屋转租给王某,在转租合同存续期间,赵某和李某按约定解除租赁合同。针对该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与王某的转租合同继续有效B:李某与王某的转租合同同时失效C:赵某与李某此时不能解除租赁合同D:赵某与李某解除租赁合同的前提是要征得王某的同意

赵某向李某借款,以自己所有的1头奶牛作为质押物,律师向赵某提供的下列法律意见不正确的是:A:李某有权挤牛奶B:李某有权不经赵某同意,使用奶牛C:李某不经赵某同意,无权将奶牛转质D:如李某不妥善喂养奶牛,致使奶牛生病,赵某有权要求李某赔偿

王某向法院起诉李某偿还借款1万元,并向法庭出具李某出具的借条一张,李某主张已经偿还王某的借款1万元,并出具王某出具的收条一张,以及证人赵某的证言,赵某因碍于情面没有出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借条是书证、直接证据、属于本证B.收条是书证、直接证据、属于反证而不是本证C.一个证据不可能同为本证和反证D.因赵某有合理理由没有出庭,所以其出具的证言可以作为单独定案的证据

共用题干 赵某和李某两人因合同纠纷发生争议,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赔偿赵某20万元。判决生效后,李某未履行判决。赵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赵某和李某达成和解协议,20万元分四期支付,每期支付5万元。李某支付了第一期之后就拒绝再予以偿还,此时,赵某可以:A:另行起诉B:要求法院依照和解协议的内容强制执行C: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判决的执行D:根据原生效判决,要求李某再支付20万元

李某欠赵某1万元,赵某为了索要1万元将李某关在地窖里,后由于地窖缺氧李某死亡,赵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

2001年,赵某因工作需要出国,临行前将自己所属房屋两间交邻居李某代管,言明代管2年,期间可以出租但不可出卖。2年过后,赵某没有回国。李某要去外地工作,遂将两间房屋出租给张某并要求其代管。李某向张某表明该房屋权属归赵某,不可出卖。2005年,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房屋卖给王某。因无法过户,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立即交房并办理过户手续。诉讼中赵某回国,得知张某和王某之间正对自己所属房屋进行诉讼,即向法院提出房屋产权归自己的主张。赵某在诉讼中居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李某长期拖欠王某的借款不还。王某为索取借款,将李某的儿子诱骗到宾馆关押三天,要求李某归还借款。王某构成()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拐骗儿童罪D、拐卖儿童罪

李某与赵某签订合同,约定将其所有的一个古董花瓶以10万元卖给赵某,并约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交付花瓶之前,李某又与王某约定,将该花瓶以12万元卖给王某并预收了12万元货款。现花瓶仍然在李某处,赵某和王某均向法院起诉,请求李某交付花瓶,对此()A、法院应支持赵某的请求B、法院应支持王某的请求C、法院应驳回两人的请求D、李某可以任意履行

王某承租一大酒店,某日该人对酒店服务员李某称孙某欠债不还,令其从学校绑架孙某之子作为人质,逼其还债。李某信以为真,遂将孙某之子骗出后关押到酒店地下室。后王某又指使赵某打电话向孙某勒索100万元。赵某依言打出勒索电话。当王某再次要赵某打勒索电话时,赵某害怕,予以拒绝。孙某之子被扣押于酒店地下室72小时。本案中,该三人的行为如何定罪?()A、王某、赵某构成绑架罪,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B、王某、李某、赵某构成绑架罪C、王某、李某、赵某均犯罪既遂D、王某、李某犯罪未遂,赵某犯罪中止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于深夜潜入王某家杀害王某,后因抢救及时,王某脱离生命危险。本案中,对赵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于深夜潜入王某家,恰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将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对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王某,女,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传唤,侦查人员讯问王某时,下列哪种情形合法?()A、由侦查员赵某(男)和张某(男)讯问B、由侦查员赵某(男)和李某(女)讯问C、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翻译人员胡某(女)讯问D、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母亲进行讯问

单选题李某长期拖欠王某的借款不还。王某为索取借款,将李某的儿子诱骗到宾馆关押三天,要求李某归还借款。王某构成()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拐骗儿童罪D拐卖儿童罪

问答题王某为开服装加工厂,向李某借了10万元,购买了机器设备。合同约定还款期限为2年,利息为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2倍。2年后,眼看还款日期将近,而因整个服装市场不景气,销售服装无利可图,王某没有销售服装的经验,因此不但收不回成本,而且赔上了多年的积蓄。还款期限到了,李某向王某催要,王某答应说,就是变卖家中财产也要还给李某。后王某在拍卖家中财物时,朋友赵某知晓情形后告知王某,反正财产拍卖后的钱要还给李某,不如便宜以1万元的价格将一台价值5万元的汽车卖给他。王某表示同意。其间,王某父亲病故,其父有个人合法遗产20万元,其母早亡,继承人只有王某和王弟,因王弟遭遇车祸而残疾,生活困难,王某明确表示放弃自己的继承权。2个月后,王某的财产经核算共拍卖了6万元。李某得知王某以较低的价格把一辆汽车卖给了赵某后,要求王某把已经卖了的汽车收回,重新拍卖。而王某和赵某均不同意,于是李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认定王某和赵某之间买卖合同以及王某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并要求赵某向自己返还汽车,以冲抵债务。 问题:李某是否有权请求法院撤销王某和赵某的买卖行为以及王某抛弃继承权的行为?为什么?

多选题李某欠赵某16万元无力偿还,经乙查证,王某欠李某25万元,履行期已届满。李某从未向王某催还。李某的退休金2000元,有关单位已经拖延一个月,李某亦未追要。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赵某只能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要求王某偿还25万元B赵某只能向法院请求以李某的名义要求王某偿还25万元C赵某只能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要求工某偿还16万元D赵某不能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要求王某单位偿还退休金E赵某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要求王某单位偿还退休金

单选题王某诉赵某借款纠纷一案,法院一审判决赵某偿还王某债务,赵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案外人李某表示,愿以自己的轿车为赵某偿还债务提供担保。三人就此达成书面和解协议后,赵某撤回上诉,法院准许。一个月后,赵某反悔并不履行和解协议。关于王某实现债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A依和解协议对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B依和解协议对赵某、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C依一审判决对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D依一审判决与和解协议对赵某、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问答题王某为开服装加工厂,向李某借了10万元,购买了机器设备。合同约定还款期限为2年,利息为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2倍。2年后,眼看还款日期将近,而因整个服装市场不景气,销售服装无利可图,王某没有销售服装的经验,因此不但收不回成本,而且赔上了多年的积蓄。还款期限到了,李某向王某催要,王某答应说,就是变卖家中财产也要还给李某。后王某在拍卖家中财物时,朋友赵某知晓情形后告知王某,反正财产拍卖后的钱要还给李某,不如便宜以1万元的价格将一台价值5万元的汽车卖给他。王某表示同意。其间,王某父亲病故,其父有个人合法遗产20万元,其母早亡,继承人只有王某和王弟,因王弟遭遇车祸而残疾,生活困难,王某明确表示放弃自己的继承权。2个月后,王某的财产经核算共拍卖了6万元。李某得知王某以较低的价格把一辆汽车卖给了赵某后,要求王某把已经卖了的汽车收回,重新拍卖。而王某和赵某均不同意,于是李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认定王某和赵某之间买卖合同以及王某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并要求赵某向自己返还汽车,以冲抵债务。 问题:李某是否有权要求赵某向自己返还汽车?为什么?

问答题2001年,赵某因工作需要出国,临行前将自己所属房屋两间交邻居李某代管,言明代管2年,期间可以出租但不可出卖。2年过后,赵某没有回国。李某要去外地工作,遂将两间房屋出租给张某并要求其代管。李某向张某表明该房屋权属归赵某,不可出卖。2005年,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房屋卖给王某。因无法过户,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立即交房并办理过户手续。诉讼中赵某回国,得知张某和王某之间正对自己所属房屋进行诉讼,即向法院提出房屋产权归自己的主张。法院应否通知李某参加诉讼?李某如参加诉讼,其诉讼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