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磷渣粉质量系数K值,不应大于1.10。A对B错

判断题
磷渣粉质量系数K值,不应大于1.10。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对于抗震设防的角柱,下列哪项符合规定() A、应按双向偏心计算,一、二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B、应按双向偏心计算,一、二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10C、应按双向偏心计算,一、二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大于1.10的增大系数D、应按双向偏心计算,抗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大于1.10增大系数(一、二、三级)

舒适性空调房间,其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应选( )。A.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0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1.5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B.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0.8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C.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5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1.5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1.0W/(㎡?K)D.外墙传热系数K值为1.5W/(㎡?K),顶棚传热系数K值为1.2W/(㎡?K),内墙传热系数K值为2.0W/(㎡?K)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名义宽度不应小于()也不应大于()A、0.85;1.10B、0.56;1.10C、0.58;1.65D、0.56;1.75

GB.168995.5.2.1规定:扶手带顶面距梯级前缘或踏板表面或胶带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1:()。A、不应小于0.90m,也不应大于1.10mB、不应小于1.00m,也不应大于1.10mC、不应小于0.90m,也不应大于1.00m

粉体喷射搅拌桩喷粉量偏差不应该大于室内配方值的(),桩体强度不应该低于设计值。 A、5%B、8%C、10%

出渣量应为开挖后的虚渣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Z=R△LS 其中,△——超挖系数,视爆破质量而定,一般可取()A、1.00~1.10B、1.15~1.25C、1.50 ~1.60D、1.60~1.75

RH的体积传质系数k与以下因素有关()。A、体积传质系数和钢水碳含量成正比B、增加钢水的循环流量使k值提高C、钢水量D、改变吹氩方式利于提高k值E、渣量

磷渣粉比表面积不宜小于()

据GB/T51003规定,磷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5.0%。

做磷渣粉含水量测定时,可控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

磷渣粉的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试验中,其胶砂配合比为水泥(315±1)g,磷渣粉(135±1)g,标准砂(1350±5)g。

磷渣粉活性指数试验中,胶砂配比为()A、对比胶砂:水泥450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0g。B、对比胶砂:水泥225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225g。C、试验胶砂:水泥225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225g。D、试验胶砂:水泥315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135g。

人工摊铺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控制在5~20mm之间,拌和物松铺系数宜控制在K=1.10~1.25之间,料偏干,()反之,()。A、取高值取较低值B、取较低值取高值C、取高值取高值

磷渣粉中助磨剂加入量不超过总质量的0.5%。

当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磷渣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率不应大于20%。

单选题化纤缆的破断强度估算公式T﹦97KD²,其中K为系数,对尼龙缆K值应取()。A0.74-0.85Bl.l9-l.33C1.10-1.21D1.21-1.40

判断题做磷渣粉含水量测定时,可控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A对B错

判断题磷渣粉中助磨剂加入量不超过总质量的0.5%。A对B错

判断题磷渣粉的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试验中,其胶砂配合比为水泥(315±1)g,磷渣粉(135±1)g,标准砂(1350±5)g。A对B错

单选题GB.168995.5.2.1规定:扶手带顶面距梯级前缘或踏板表面或胶带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1:()。A不应小于0.90m,也不应大于1.10mB不应小于1.00m,也不应大于1.10mC不应小于0.90m,也不应大于1.00m

单选题化纤缆的破断强度估算公式T=98KD2,其中K为系数,对丙纶缆K值应取()。A0.74~0.85B1.19~1.33C1.10~1.21D1.21~1.40

判断题据GB/T51003规定,磷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5.0%。A对B错

单选题出渣量应为开挖后的虚渣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Z=R△LS 其中,△——超挖系数,视爆破质量而定,一般可取()A1.00~1.10B1.15~1.25C1.50 ~1.60D1.60~1.75

多选题磷渣粉活性指数试验中,胶砂配比为()A对比胶砂:水泥450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0g。B对比胶砂:水泥225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225g。C试验胶砂:水泥225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225g。D试验胶砂:水泥315g、中国ISO标准砂1350g、水225g、磷渣粉135g。

判断题当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磷渣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率不应大于20%。A对B错

多选题掺合料活性指数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中,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1:1组成。B在磷渣粉活性指数试验中,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磷渣粉按质量7:3组成。C在硅灰活性指数试验中,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硅灰按质量9:1组成。D在钢渣粉活性指数试验中,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钢渣粉按质量7:3组成。

单选题依据GB/T51003规定,磷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A8.0B5.0C3.0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