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适宜此患者的治疗方案是()A单用非甾体抗炎药B激素+非甾体抗炎药C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D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E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单选题
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适宜此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A

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B

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C

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

D

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

E

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假如患者体检发现脾肋下4cm,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10%,应诊断为()A、成人Still病B、粒细胞缺乏症C、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脾功能亢进D、Reiter综合征E、Felty综合征

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为减少疾病活动,控制病情进展,宜首选治疗是()A、糖皮质激素B、吲哚美辛C、硫代葡萄糖金D、甲氨蝶呤E、氯喹

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关于RA的关节病变下列哪项不正确()A、关节大多呈对称分布B、外周关节受累以双手关节为多,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C、发作时关节有肿胀、疼痛、压痛和晨僵D、关节周围组织常同时受累E、反复发作常致关节畸形甚至强直固定

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进一步检查提示RF300IU/ml,抗CCP抗体阳性,ESR50mm/h,为明确患者病情,还应该做的检查是()A双手、双腕X线检查B补体检测C肝功能检测D肾功能检测E免疫球蛋白检测

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为减少疾病活动,控制病情进展,宜首选治疗是()A糖皮质激素B吲哚美辛C硫代葡萄糖金D甲氨蝶呤E氯喹

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关于RA的关节病变下列哪项不正确()A关节大多呈对称分布B外周关节受累以双手关节为多,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C发作时关节有肿胀、疼痛、压痛和晨僵D关节周围组织常同时受累E反复发作常致关节畸形甚至强直固定

单选题女性,35岁。全身发作性周围关节肿痛2年余,发作时伴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为进一步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区别,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补体检测B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C免疫球蛋白检测D抗心磷脂抗体E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