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该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在确定检查动物以后,主要检查哪种器官()。A心B肝C脾D肺E肾

单选题
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该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在确定检查动物以后,主要检查哪种器官()。
A

B

C

D

E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中,一般认为效果较差的是( )A、灭鼠防鼠B、早期隔离患者C、防止食物被鼠类污染D、注意灭螨E、疫区内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自病人分离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最好( )

控制和消灭鼠疫的关键措施是A、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B、疫区人群普遍接种活菌疫苗C、灭鼠灭蚤D、疫区的流行病学监测E、疫区的现场消毒和隔离

(题干)北方某地3月,1个12口之家出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之后半个月之内,共有9人相继发病。血清学检测,抗汉坦病毒IgM均阳性。该户饲养鸡、鸭、鹅、紫貂和猪、狗、猫等,老鼠亦较多,卫生条件差。首例发病前2周,9人在仓房围捕老鼠,尘埃飞扬。 该病的病原体是A.流行性出血热螺旋体B.流行性出血热杆菌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D.流行性出血热衣原体E.流行性出血热立克次体(题干)北方某地3月,1个12口之家出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之后半个月之内,共有9人相继发病。血清学检测,抗汉坦病毒IgM均阳性。该户饲养鸡、鸭、鹅、紫貂和猪、狗、猫等,老鼠亦较多,卫生条件差。首例发病前2周,9人在仓房围捕老鼠,尘埃飞扬。 该病的病原体是A.流行性出血热螺旋体B.流行性出血热杆菌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D.流行性出血热衣原体E.流行性出血热立克次体该病的传播因子是A.人的排泄物、分泌物B.家禽排泄物、分泌物C.家畜排泄物、分泌物D.老鼠排泄物、分泌物E.紫貂排泄物、分泌物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流行性出血热高发疫区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的特异性预防措施是A.消毒B.个人防护C.预防接种D.灭鼠和防鼠E.灭螨和防螨

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检查动物带毒率最常使用的技术方法是什么A、细胞培养分离病毒B、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免疫荧光技术E、免疫粘连试验在确定检查动物以后,主要检查哪种器官A、心B、肝C、脾D、肺E、肾

在流行性出血热高危地区的高危人群是A.发病率≥100/10万,乡镇中≥16岁、尤其男性农民等居民B.鼠密度、带病毒率高于10%的自然疫源地分布区中的<6岁的儿童C.林区疫源地中的家庭妇女D.姬鼠型疫区中的老年人及儿童E.家鼠型疫区中从事野外劳动的青壮年劳动者

出现流行性出血热时防疫工作不正确的是A、疫点需消毒B、伤口用0.5%碘伏消毒C、疫区开展杀虫工作D、疫区开展灭鼠工作E、疫区开展灭蝇工作

自1981 年在_国发现首例病人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

预防霍乱较为完整的措施是A.流行季节预防服药B.流行季节预防接种C.隔离、治疗病人D.隔离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疫区人群进行预防注射E.封锁疫点、疫区

某省1993~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2/10万至3.7/10万,2003年该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4/10万,则该省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为A.小流行B.大流行C.流行D.散发E.隐形流行

下列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中,效果较差的是()A、注意灭螨B、隔离患者C、灭鼠防鼠D、疫区内高危人群接种疫苗E、防止食物被鼠类污染

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该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检查动物带毒率最常使用的技术方法是什么()。A、细胞培养分离病毒B、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免疫荧光技术E、免疫粘连试验

北方某地3月,1个12口之家出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之后半个月之内,共有9人相继发病。血清学检测,抗汉坦病毒IgM均阳性。该户饲养鸡、鸭、鹅、紫貂和猪、狗、猫等,老鼠亦较多,卫生条件差。首例发病前2周,9人在仓房围捕老鼠,尘埃飞扬。该病的病原体是()。A、流行性出血热螺旋体B、流行性出血热杆菌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D、流行性出血热衣原体E、流行性出血热立克次体

某省1993~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2/10万~3.7/10万,2003年该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4/10万,则该省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为()A、流行B、小流行C、散发D、隐形流行E、大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老鼠和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该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在确定检查动物以后主要检查哪种器官()A、心B、脾C、肾D、肝E、肺

某县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自1971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从小到大,发病率呈阶段性上升,流行强度逐渐增大,为探讨本病在该县的流行规律,必须首先检查动物携带出血热病毒的情况。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A、猫B、猪C、鼠D、牛

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猪和黑线姬鼠B、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仅为虫媒接触和消化道传播C、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中流行特点为自然疫源性、散发性、边缘性和暴发性D、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关键是灭鼠和疫苗注射E、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类型

预防霍乱较为完整的措施是()A、隔离、治疗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流行季节预防接种D、隔离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疫区人群进行预防注射E、封锁疫点、疫区

单选题自病人分离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最好采用(  )。ABCDE

单选题下列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中,一般认为效果较差的是( )A灭鼠防鼠B早期隔离患者C防止食物被鼠类污染D注意灭螨E疫区内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单选题某省1993~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2/10万~3.7/10万,2003年该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4/10万,则该省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为()A流行B小流行C散发D隐形流行E大流行

单选题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猪和黑线姬鼠B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仅为虫媒接触和消化道传播C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中流行特点为自然疫源性、散发性、边缘性和暴发性D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关键是灭鼠和疫苗注射E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类型

单选题预防霍乱较为完整的措施是()A隔离、治疗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流行季节预防接种D隔离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疫区人群进行预防注射E封锁疫点、疫区

单选题北方某地3月,1个12口之家出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之后半个月之内,共有9人相继发病。血清学检测,抗汉坦病毒IgM均阳性。该户饲养鸡、鸭、鹅、紫貂和猪、狗、猫等,老鼠亦较多,卫生条件差。首例发病前2周,9人在仓房围捕老鼠,尘埃飞扬。该病的病原体是()。A流行性出血热螺旋体B流行性出血热杆菌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D流行性出血热衣原体E流行性出血热立克次体

单选题我国农村疫区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流行季节为( )A1~2月B3~4月C5~6月D7~8月E10~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