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下列影响石棉纤维在呼吸道内的阻留或深入的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直径15~20μm以上的纤维较难达到肺的深部,不引起肺组织纤维化B直径3~5μm纤维易达肺深部,可引起肺纤维化C纤维直而硬的易进入肺深部D纤维柔软易弯曲的易被肺阻留E不同石棉的种类进入肺的情况不同
单选题
在下列影响石棉纤维在呼吸道内的阻留或深入的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
A
直径15~20μm以上的纤维较难达到肺的深部,不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B
直径3~5μm纤维易达肺深部,可引起肺纤维化
C
纤维直而硬的易进入肺深部
D
纤维柔软易弯曲的易被肺阻留
E
不同石棉的种类进入肺的情况不同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气雾剂的吸收,错误的是( )。A.粒子大小是影响药物能否深入肺泡囊的主要因素B.较粗微粒容易落在上呼吸道粘膜上C.粒子越小,越易进入肺部吸收D.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以在0.5~5μm范围内最合适
下列对石棉接触者检出的石棉小体特点或意义中,错误的是A、石棉小体长 下列对石棉接触者检出的石棉小体特点或意义中,错误的是A、石棉小体长B、形状似火柴、哑铃或分支状C、可在肺组织或痰中检出D、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E、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
接触石棉者往往可查出石棉小体,作为它的特点或意义中,哪个是错误的A.长 接触石棉者往往可查出石棉小体,作为它的特点或意义中,哪个是错误的A.长B.形状如火柴、哑铃、分节状C.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D.在咯痰或肺组织中可查出E.如查出较多时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
石棉纤维进入呼吸道后,中途被阻留或深入,下列主要影响因素中回顾是错误的A.石棉的种类不同,情况不同B.柔软易于弯曲的易被阻留C.直而硬的易进入深部D.直径<3~5μm者易达深部,故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E.15~20μm以上的纤维不易到达深部,故不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石棉纤维进入呼吸道后,中途易被阻留或易于深入,下列主要影响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不同石棉的种类情况不同B、柔软易于弯曲的易被阻留C、直而硬的易进入深部D、直径E、15~20μm以上的纤维不易到达深部,故不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合成材料的玻璃纤维,如石棉,在切割时会向空气中释放微小的纤维。众所周知,人们如果吸入了石棉纤维,他们的肺功能就会遭受伤害。一项对300名经常切割玻璃纤维的丁厂工人的调查显示,平均而言,他们的肺活量仅是另一组不切割玻璃纤维的人的90%,这两组是具有可比性的。 上面的论述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下列哪项假设?A.工作中接触玻璃纤维的人很有可能也会接触石棉。B.玻璃纤维的纤维会损伤吸人它们的人的肺功能。C.玻璃纤维在切割时向空气中释放的纤维量与石棉在切割时向空气中释放的纤维量一样多。D.粗纤维不会损伤吸人它们的人的肺功能。
石棉纤维进入呼吸道后,中途易被阻留或易于深入,下列主要影响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不同石棉的种类情况不同B.柔软易于弯曲的易被阻留C.直而硬的易进入深部D.直径<3~5μm者易达深部,故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E.15~20μm以上的纤维不易到达深部,故不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下列对石棉接触者检出的石棉小体特点或意义中,哪项是错误的A.形状似火柴、哑铃或分支状B.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C.可在肺组织或痰中检出D.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E.石棉小体长<300μm,粗<1~5μm
关于气雾剂的吸收,错误的是()。A、粒子大小是影响药物能否深入肺泡囊的主要因素B、较粗微粒容易落在上呼吸道粘膜上C、粒子越小,越易进入肺部吸收D、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以在0.5~5μm范围内最合适
石棉纤维进入呼吸道后,中途易被阻留或易于深入,下列主要影响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不同石棉的种类情况不同B、柔软易于弯曲的易被阻留C、直而硬的易进入深部D、直径3~5μm者易达深部,故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E、15~20μm以上的纤维不易到达深部,故不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单选题下列对石棉接触者检出的石棉小体特点或意义中,哪项是错误的?( )A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B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C形状似火柴、哑铃或分支状D可在肺组织或痰中检出E石棉小体长300μm,粗1—5μm
单选题石棉纤维进入呼吸道后,中途易被阻留或易于深入,下列主要影响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不同石棉的种类情况不同B柔软易于弯曲的易被阻留C直而硬的易进入深部D直径3~5μm者易达深部,故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E15~20μm以上的纤维不易到达深部,故不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单选题石棉纤维进入呼吸道后,中途易被阻留或易于深入,除外哪项,下列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正确的?( )A不同石棉的种类情况不同B柔软易于弯曲的易被阻留C直而硬的易进入深部D直径3~5μm者易达深部,故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E15~20μm以上的纤维不易到达深部,故不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多选题下列影响石棉肺发病的主要因素中哪项是错误的()A石棉的种类B石棉纤维的长度与粒径C个体心理素质D接尘浓度E个体遗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