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医内科学在宋代被称为(  )。A小方脉B大方脉C食医D疡医E带下医

单选题
中医内科学在宋代被称为(  )。
A

小方脉

B

大方脉

C

食医

D

疡医

E

带下医


参考解析

解析:
中医内科学在宋代被称为“大方脉”。A项,小方脉之称始于宋朝,是小儿科的别称。C项,食医也是周朝医官名,相当于营养师。D项,疡医之名出自《周礼》,相当于外科医生。E项,带下医最早见于《史记》,指妇科医生。

相关考题:

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试探法被称为“_______”。

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内容()。 A.中医基础理论B.中医诊断学C.中药学D.方剂学E.中医内科学F.中医外科学G.中医妇科学H.中医儿科学

江苏境内科学家( )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买书 有2012中医内科学中级大纲和315考试篮板教材吗

中医病案书写的格式和要求,应依据( )A.《中医病案规范(试行)》B.1984年版《中医诊断学》C.《中医病案书写通则》D.1984年版《中医内科学》

《永徽律疏》在(  )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哪本医著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黄帝内经》B.《诸病源候论》C.《证治准绳》D.《伤寒杂病论》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有A.调节整体平衡B.审证求机论治C.明辨标本缓急D.把握动态变化

高跷在晋代被称为“踏跷”,在宋代被称为“乔人”。( )

“高跷”在唐代被称为“长跷会”,自何时起才被称为“高跷”?( )A.宋代B.清代C.建国后

中医内科学是下列哪类()?A、R22B、R23C、R24D、R25

中医史上在什么时代记载了最早的免疫实践()。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简述《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简述《黄帝内经》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宋代的中医药教育机构是翰林医官院。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有().A、调节整体平衡B、审证求机论治C、明辨标本缓急D、把握动态变化E、顺应异法方宜

“高跷”在唐代被称为“长跷会”,自何时起才被称为“高跷”?()A、宋代B、清代C、建国后

“高跷”在唐代称为“长跷会”,自()起才被称为“高跷”?A、宋代B、清代C、建国后D、明代

“高跷”在唐代称为“长跷会”,自何时起才被称为“高跷”?()A、宋代B、清代C、建国后D、明代

宋代赵佶的书体被称为“()”。

填空题江苏境内科学家()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问答题宋代哪位词人被称为“布衣宰相”?

单选题中医史上在什么时代记载了最早的免疫实践()。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单选题中医内科学是下列哪类()?AR22BR23CR24DR25

问答题简述《黄帝内经》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多选题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有().A调节整体平衡B审证求机论治C明辨标本缓急D把握动态变化E顺应异法方宜

问答题简述《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