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求频率响应函数为3155072/(1 + 0.01jω)(1577536 + 1760jω -ω2)的系统对正弦输入x(t)=10sin(62.8t)的稳态响应的均值显示。

问答题
求频率响应函数为3155072/(1 + 0.01jω)(1577536 + 1760jω -ω2)的系统对正弦输入x(t)=10sin(62.8t)的稳态响应的均值显示。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随频率变化的关系为()。 A、幅频特性B、相频特性C、传递函数D、频率响应函数。

将频率分别是f1和f2的两个正弦信号源串联后得到的信号是()。A.非正弦信号B.频率f1的正弦信号C.频率为f2的正弦信号D.频率为f1+f2的正弦信号

某线性定常系统,当输入为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为()A.阶跃响应函数B.梯形响应函数C.线性响应函数D.脉冲响应函数

若系统的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则系统的稳态输出是( )。A、相同频率的正弦函数B、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C、不能确定是什么样的函数D、以上选项都不对

对于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若输入量为正弦信号时,系统达到稳定后,将输出y(t)与输入x(t)的傅里叶变换之比定义为( )。 A. 传递函数B. 频率响应函数C. 脉冲响应函数D. 相关函数

系统的频率特性是系统()响应函数的傅氏变换。 A.脉冲B.阶跃C.正弦D.斜坡

若系统的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则系统的稳态输出是不同频率的正弦函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于频率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是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富利叶变换;B 是系统对频率的响应;C 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对输入的正弦信号的频率的关系;D 频率特性并不反映系统的运动特性;E 频率特性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计算题:已知f1=50Hz,f2=1000Hz分别为两个正弦量的频率,分别求两个正弦量的角频率和周期。

系统初始条件为零时,传递函数是输出与输入信号的()之比;频率响应函数是输出与输入信号的()之比。

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A、正弦输入B、余弦输入C、阶跃输入D、脉冲输入

频率响应函数是系统输出的()的比,也是当系统输入为正弦信号时,输入与输出的()。它反映了系统响应的()过程。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

对不变线形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A、系统的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比B、系统稳态正弦输出的傅氏变换与正弦输入的傅氏变换之比C、用虚指数函数表示系统稳态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之比

已知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则测量系统对任意输入时的响应是什么?

求频率响应函数为3155072/(1 + 0.01jω)(1577536 + 1760jω -ω2)的系统对正弦输入x(t)=10sin(62.8t)的稳态响应的均值显示。

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信号(谐波输入)的()称为频率响应。

频率特性是系统对()的稳态响应。A、正弦输入B、余弦输入C、阶跃输入D、脉冲输入

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的频率特性是稳态输出正弦信号与输入正弦信号的复数比。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A、脉冲响应B、阶跃响应C、瞬态响应D、稳态响应

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为同频率正弦函数,其振幅与输入正弦信号的称为()称为幅频特性,()称为相频特性。

计算题:已知f1=50HZ,f2=1000Hz分别为两个正弦量的频率,求两个正弦量的角频率和周期。

填空题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

单选题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A脉冲响应B阶跃响应C瞬态响应D稳态响应

单选题对不变线形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等于()。A系统的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比B系统稳态正弦输出的傅氏变换与正弦输入的傅氏变换之比C用虚指数函数表示系统稳态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之比

填空题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为同频率正弦函数,其振幅与输入正弦信号的称为()称为幅频特性,()称为相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