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和作用。

问答题
简述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和作用。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判断题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A对B错

判断题发明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A对B错

名词解释题仲裁机构

名词解释题托古改制

问答题张某(男)和李某(女)于2003年经人介绍恋爱结婚。结婚前张某的父母购房一套给二人居住,房屋权属证书所有权人登记为张某;结婚后不久李某的父母赠与二人一套家用电器。二人婚后第二年生一男孩。2006年初,张某与其女同学田某来往频繁,被李某发现斥责后,张某索性在外租房和田某共同居住,很少回家。张某的工资主要用于维持其和田某在一起的开销,很少给李某和孩子生活费用,李某独自抚养孩子,生活困难,借外债5000元用于日常生活。2007年初,张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获得医疗费等赔偿共计2万元;张某痊愈出院后继续与田某同居。2008年3月,李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张某离婚并抚养孩子。张某不同意离婚。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如法院判决准许离婚,本案中李某所借外债应如何定性与偿还?

问答题邓某与赵某宿仇颇深,邓某伺机报复赵某。一日,邓某得知赵某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赵某家准备杀害赵某。邓某在去赵某家的途中,突然腹部疼痛难忍,于是返回自家。请分析:邓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为什么?

单选题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A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内地的关系B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汉族聚居区的关系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D经济特区和其他地区的关系

填空题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和();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和()。

单选题黑海的法律地位是由()确定的。A《凡尔赛和约》B《巴黎宣言》C《蒙特勒公约》D《君土坦丁堡公约》

名词解释题《资政新篇》

填空题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判断题如果保留经另一缔约国反对时,条约在反对国与保留国之间不产生效力。()A对B错

问答题试述庞德社会法学的基本纲领。

单选题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A密尔B孟德斯鸠C卢梭D托克维尔

问答题2009年10月,甲公司与刘某等签订劳动合同,规定每月工资1250元,每月10日前支付工资。2010年,公司的产品销路遇到困难,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公司为摆脱2010年6月决定,凡是本公司的职工,今后每月工资以人民币支付部分比以前减少500元,没有支付的部分以本公司的产品补齐。刘某等人均是从农村招来的职工,家境贫困急需要用钱,要求公司按原来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发放工资,公司不同意,遂发生争议。甲公司以公司产品代替货币支付工资的做法是否合适?应如何处理?

多选题以下关于强制实际履行的表述正确的是()。A强制实际履行是一种补救方法B与支付违约金方法相比,更强调弥补受害方的损失C是否请求实际履行应当遵循法律的明确规定D强制实际履行可以与定金责任并存,但不得与解除合同并存E违约方可以请求非违约方继续履行

单选题()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A吠陀B法典C法经D佛教经典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政体的三要素的是()A议事机能B监督机能C行政机能D审判机能

单选题针对讨价还价的谈判,可以采取的策略有()。A挤牙膏B针锋相对C车轮战D激将法

单选题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A惩罚犯罪说B改造犯罪说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D预防犯罪说

判断题国家参加民事法律关系时,与其他民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A对B错

多选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A辩证法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判断题违反了“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的三段论规则,所犯逻辑错误是“中项不周延”。A对B错

问答题简述普通收养中收养人的条件?

多选题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多选题甲乙系父子,由于二人长期关系不和,]999年乙19周岁时,双方签订一份协议,协议中约定:甲乙从此脱离父子关系,甲不负责给乙盖结婚用房,乙也无须为甲养老,双方从此不再往来。该协议履行至2∞6年,乙已结婚生子,甲突发疾病失去劳动能力,义无其他经济来源,遂向乙索要赡养费用,乙以协议为由拒绝支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此协议签订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甲无权再向乙索要赡养费用B不论协议签订时双方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此协议均属无效C由于协议签订时双方意思嵌示真实,协议有效。但甲享有撤销权,故乙仍须向甲给付赡养费用D赡养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不能以协议的形式予以免除,故乙仍须向甲给付赡养费用

单选题法发展的一般历史公式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著名观点的提出者是()。A萨维尼B梅因C梅特兰D耶林

问答题《刑法》第19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何理解本条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和“使用诈骗方法”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