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产褥期持续的时间为()A产后1月B产后6周左右C产后百天D产后10天E产后2周

单选题
产褥期持续的时间为()
A

产后1月

B

产后6周左右

C

产后百天

D

产后10天

E

产后2周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堕胎、小产的诊断要点()A不时腹痛B腰膝酸软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

单选题产后小便淋痛的病位在()A肾B膀胱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单选题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A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B使乳腺腺泡增生C使子宫颈黏液量减少,变稠,羊齿状结晶消失D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E有升体温作用

单选题保阴煎方出自()A《傅青主女科》B《兰室秘藏》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

单选题情志不舒或愤怒伤肝,肝失条达,藏泄失常,冲任不调而患月经病者,治则为()A疏肝泻火B疏肝解郁C疏肝养肝D滋阴养肝E泻肝除湿

单选题属于行为治疗的是()A厌恶疗法B催眠疗法C暗示疗法D音乐疗法E领悟疗法

单选题患者,女,27岁,孕3个月,骑车不慎摔倒,阴道少量出血,腰腹坠痛,精神倦怠,脉滑无力,治疗最佳方剂是()A举元煎B苎根汤C保阴煎D加味阿胶汤E加味圣愈汤

单选题某女,35岁,已婚,于1998年7月8日行宫内置环术,术后出现行经时间延长,经量多,有血块,伴神疲,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缓弱。证型是()A肝郁血瘀证B阴虚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瘀热互结证E湿热壅滞证

单选题某患者,夫妻两地分居,结婚2年未孕,男方各项检查均正常,女性连续3个周期基础体温测定呈双相改变,来门诊要求指导受孕,其易孕期是()A月经来潮前10天B基础体温上升前后2~3天C基础体温上升后4天月经来潮前10天D基础体温上升后4天E月经来潮前1天

单选题气虚型产后恶露不绝,宜选用的最佳治法为()A补中益气活血B补气摄血固冲C活血化瘀止血D养阴清热止血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血瘀产后发热的主证是()A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B小腹绵绵作痛,恶露量少C月经将至,小腹胀痛D寒热时作,腹痛拒按,恶露量少E月经3月未行,腹痛拒按

单选题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恰当的是()A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贫血、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子宫出血C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子宫出血,全身其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E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原因是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释放或调节方面的暂时性变化

单选题风热型经行感冒最佳选方为()A桑菊饮B银翘散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

单选题癥瘕久病体质较强者,治宜()A破瘀散结B理气行滞C攻补兼施D先攻后补E先补后攻

单选题产后产妇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可诊断为()A产后腹痛B产后小便失禁C产后小便不通D产后小便淋痛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虚证闭经的治疗原则是()A补而通之B补益肝肾C健脾益气D养血活血E调补脾肾

单选题妊娠10周后的孕激素是由()A胎儿分泌的B受精卵C胎盘D脐带E妊娠黄体

单选题血虚型经行风疹块的最佳选方为()A当归饮子B消风散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

单选题输卵管绝育术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卵巢排卵B改变宫颈粘液,不利于精子穿透C改变子宫内膜生态环境D不利于孕卵着床E阻止卵子与精子结合

单选题治疗宫环出血气虚血瘀证宜选()A二至丸B四草止血汤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单选题下述阴虚火旺经行口糜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A经期口舌糜烂B口燥咽干C五心烦热D舌苔黄厚,脉滑数E尿少色黄

单选题大黄牡丹皮汤用于()A血瘀产后发热B感染邪毒产后发热C血虚产后发热D外感产后发热E产后蒸乳发热

单选题记载"子宫"一词的文献是()A《内经》B《易经》C《神农本草经》D《脉经》E《金匮要略》

单选题女患者,自觉阴中有物突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气短懒言,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若该患者出现局部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臭味。应选用下列何方加减治疗()A二妙散B参苓白术散C补中益气汤D大补元煎E龙胆泻肝汤

单选题崩中下血或漏下不止之重症多见脉象为()A细数B沉弱C弦数D滑数E浮洪而数

单选题某患者,26岁闭经1年,闭经前有人工流产史,月经干净后第7天,宫颈黏液涂片有典型的羊齿状结晶,考虑其子宫内膜刮宫时受损,应为哪一层()A子宫内膜致密层B基底层C海绵层与功能层D功能层E海绵层与致密层

单选题女孩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约在()A7岁始B8岁始C9岁始D10岁始E14岁始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已婚,月经周期正常,经期7天,近3个月来每于月经过后8天左右,阴道见少量出血,色紫黑有块,持续3~4天,自净,伴少腹两侧胀痛,情志抑郁,胸闷烦躁,舌质紫,脉细弦此病最常用方剂()A膈下逐瘀汤B逐瘀止血汤C少腹逐瘀汤D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E两地汤合二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