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男,68岁,自诉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闷,面色苍白;查舌淡苔白,脉虚弱。下列何证可致本病()A心气虚证B肺气虚证C脾气虚证D肾气虚证E肺脾气虚
单选题
某男,68岁,自诉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闷,面色苍白;查舌淡苔白,脉虚弱。下列何证可致本病()
A
心气虚证
B
肺气虚证
C
脾气虚证
D
肾气虚证
E
肺脾气虚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69岁。3日来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A、温补心阳,安神定悸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振奋心阳,化气行水D、化痰祛湿,健脾和胃E、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病例摘要:常某,男,35岁,已婚,教师。2014年2月3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常劳累后发作。现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李某,女54岁,干部。 病史:素体虚弱,半年来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伴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苔白,脉弱无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患者男,80岁。反复胸闷10余年,近期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此病证诊断为()A、心悸心血不足证B、胸痹气阴两虚证C、胸痹心肾阳虚证D、胸痹痰浊闭阻证E、心悸心阳不振证
患者李某,女性,47岁。每于劳累时出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其治疗可选下列何方()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B、苓桂术甘汤C、安神定志丸D、四君子汤E、参附汤
李某,女性,47岁。每于劳累时出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治法为()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
高某,男,69岁。三日来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A、温补心阳,安神定悸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振奋心阳,化气行水D、化痰祛湿,健脾和胃E、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王某,女,56岁,有冠心病史4年。近日来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迟。此病证诊断为()A、心悸心血不足证B、胸痹气阴两虚证C、胸痹心肾阳虚证D、心悸心阳不振证E、胸痹痰浊闭阻证
单选题高某,男,69岁。三日来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A温补心阳,安神定悸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振奋心阳,化气行水D化痰祛湿,健脾和胃E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多选题患者李某,女性,47岁。每于劳累时出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其治疗可选下列何方()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B苓桂术甘汤C安神定志丸D四君子汤E参附汤
单选题咳喘无力,动则气短,声低气怯,自汗畏风,面色白,舌淡苔白,脉虚弱,此证属()A心气虚B肺气虚C脾气虚D宗气虚E卫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