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一次流量测验中,若相邻两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分别为5.0m和4.35m,则这两条垂线间的平均水深是()。A4.675mB4.67mC4.68mD4.7m

单选题
在一次流量测验中,若相邻两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分别为5.0m和4.35m,则这两条垂线间的平均水深是()。
A

4.675m

B

4.67m

C

4.68m

D

4.7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规定编报降水量的水情站,一日内编报次数分为六级。一级是1段1次,二级是2段2次,三级是4段4次,四级是(),五级是12段12次,六级是24段24次。A8段8次B8段7次C8段6次D8段5次

单选题对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分布中的突出点,如为测验错误所造成,能够改正的应予改正,无法改正的,可以舍弃。但除()外,都要说明改正的根据或舍弃的原因。A测验错误B特殊水情C计算误差D计算错误

单选题利用浮标法测流时,需要观测每个浮标运行期间的()及其他应观测的项目。A风向B风力(速)C风向或风力(速)D风向和风力(速)

单选题水深的计量单位是()。AmBdmCcmDmm

单选题水情信息是用来(反映)描述江河、水库(湖泊)、地下水和其他水体及有关要素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状态及变化特征的数据。A客观B意识C主观D形态

多选题可使用水文四等水准进行高程测量作业的是()。A校核水准点引测B水尺零点高程测定C基本水准点引测D大断面固定点高程测定

多选题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的主要内容有()等项目。A水位B流量C流速D含沙量

单选题对于建立的两种颗粒分析方法级配成果互换关系,若始点X=0、Y=0,终点X=100%、Y<100%,应用时,使Y()规定的一个粒径级,且令此级的Y=100%。A减少B增加C等于D不等于

单选题测深杆适应于水深()、流速也()时的水深测量。A较大;较大B较大;较小C较小;较大D较小;较小

单选题地表水采样断面的布设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有足够()的环境信息。A精密性B准确性C连续性D代表性

单选题水文资料整编一般经过在站整编、审查、复审、汇编、流域验收及全国()等工作阶段。A汇编B印刷C刊印D终审

判断题采用吸管法的“盲样”试验对分析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误差检验标准级配的测试方法是,由操作技术熟练的二人各测试同母样3份样共6份样的平均级配作为“盲样”的标准级配A对B错

单选题悬移质泥沙水样处理实验室应配备()或吸湿剂等。A充电器B吸尘器C加湿器D干燥器

单选题在规定的观测时间以备用储水筒替换已经承接雪或雹的储水筒,并将后者加盖带回室内,待雪或雹自然融化后(严禁用火烤),倒入量雨杯量测雪或雹的降()量。A雪B水C雹D雾

单选题绘制纵断面图,应建立起点距—高程坐标系,由()确定图点,连接图点绘制纵断面图。AX坐标数据BY坐标数据CX、Y坐标数据对DX或Y坐标数据

单选题水面比降数值等于上、下比降断面观测的()除以上、下比降断面间距,并以万分率表示。A水尺零点高差B水尺读数差C水位高差D水位高程

单选题溶剂洗涤玻璃贮样容器程序:用水和清洗剂的混合稀释溶液清洗容器和容器帽;用自来水彻底清洗;用实验室用水清洗2~3次;用()清洗并干燥;用与分析方法匹配的溶剂清洗并立即盖好容器帽。A5%氢氧化钠溶液B10%氢氧化钠溶液C丙酮D乙醇

单选题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用水定额调查统计法)原始记载表中,地下水开采量合计农田灌溉、镇工业生产、农村生活各栏下的()。A灌溉体积B产值(万元)C地下水开采量D人口数

问答题如何进行总水资源数量评价?

多选题碎部测量需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绘制()。A地貌的地图符号B地貌的坡度C地物的形状和大小D地物的地图符号

单选题水平角测量计算时,全圆测回法与测回法技术指标类型要求相同的是()。A半测回起始方向归零差B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C上、下半测回角差D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

单选题()水质与径流流程中的岩石、土壤和植被有关。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污水D地表水

单选题自箱内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下列()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A防止丢失附件B以免沙土、杂草等落入C防止损伤箱体部件D方便仪器运输

问答题简答悬沙测验含沙量Ⅲ型误差试验方法。

判断题均匀浮标法流量测验总系统不确定度估算公式中,仅包括有断面测宽和测深两个系统不确定度分量。A对B错

多选题用Q~Ad曲线法作高水延长时,需要根据实测资料点绘的关系线主要有()。AZ~n关系曲线BZ~Q关系曲线CQ~Ad关系曲线DZ~Ad关系曲线

单选题水文预报中,有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从大量历史水文气象资料中寻求水文要素演变的随机现象的统计预报方法()。A经验和半经验方法B水文模型法C统计预报方法D专家估计法

单选题符号检验是判定关系曲线()测点分布从总数量方面看是否均衡,两侧点据之差不应超过一定的允许范围。A一侧B两侧C一端D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