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在雷雨天进行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雷击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并建立了雷电学说,发明避雷针的是美国科学家()。

填空题
在雷雨天进行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雷击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并建立了雷电学说,发明避雷针的是美国科学家()。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TN-S系统中,相线与中性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A220VB253VC380VD620V

单选题频率为兆赫级的数字线路,应采用()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络。A网形B星型CS型D以上都可以

多选题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工作。A调查B鉴定C宣传D评估

填空题电子信息系统设置由()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系统的接地方式。

多选题超级单体雷暴一般发生于下面条件下:()。A强烈不稳定B云层平均环境风很强,达10m/s以上C有强风速垂直切变D云层上风向顺转

单选题地闪电流包括()。A先导电流、回击电流、连续电流、后续电流B先导电流、扩散电流、传导电流、连续电流C先导电流、连续电流、扩散电流、回击电流D先导电流、闪电电流、回击电流、后续电流

单选题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只SPD,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VC应不小于VO的()倍。A3只,1.55倍B4只,1.15倍C4只,1.55倍

单选题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的监督检查。A部门经理B技术负责人C公司经理D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单选题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复杂型日变化表现为()A单峰、单谷;B双峰、双谷;C平直;D振荡。

单选题当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信息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等电位连接点外,应与共同接地系统的各组件()绝缘。A完全B大于10KV、1.2/50usC小于10KV、1.2/50usD大于5KV、1.2/50us

多选题共用接地一般是指()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A保护接地B交流接地C防雷接地D逻辑接地

填空题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应采用两种基本形式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为:()和()。

多选题不同种类的云起电原因不同,通常关于云的起电原因主要哪些类型?()A云雾粒子起电B重离子起电C高积云起电D雷雨云起电

单选题当天空中有大量雷雨云时,由于静电感应,雷雨云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带的电荷是如何分布的?()A都与雷雨云相反B都与雷雨云相同C物体所带电荷与雷雨云相同,地面所带电荷与物体相反D物体所带电荷与雷雨云相反,地面所带电荷与物体相反

问答题申请申级资的单位除第八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单选题Ⅱ类耐冲击过电压类别为Ⅱ类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A6KVB4KVC2.5KVD1.5KV

判断题雷暴持续期是指一年中雷暴可能发生的天数。A对B错

判断题当两个等量的正负电荷相吸合并时,电荷将消失,称之为放电,因此正负电荷不一定成对出现和消失。A对B错

判断题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防雷接地应与防雷电感应接地、电气设备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并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不应小于3m米,并应满足表达式(Se2≥0.3kcRi的要求。A对B错

单选题某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A0.1B0.3C0.5D1.7

判断题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在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hr时的情况下,当两支避雷针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 时,应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A对B错

判断题内部防雷装置是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及雷击电磁脉冲组成。A对B错

多选题雷雨云起电的机理主要有哪几种理论?()A水滴破裂效应B吸电荷效应C水滴冰冻效应D温差起电效应

判断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电路中可串入限流电阻,以限制其过流。A对B错

单选题引下线宜优先选用圆钢,且直径不得小于()mm。A6B8C10D12

单选题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Ams数量级Bus数量级Cns数量级Dps数量级

填空题可燃性气体放空管必须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避雷针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单选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A1ΩB4ΩC5ΩD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