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日中,各定时记录缺测()时,按实有记录作日统计;()时,不作日统计。

填空题
日中,各定时记录缺测()时,按实有记录作日统计;()时,不作日统计。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多选题土壤温度升与降与哪些因子有关().A土壤颜色B土壤结构C土壤导热率D地形

填空题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使用和()利用的变化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迅速增加,从而造成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

单选题负责制作下发全国24h以内逐6小时和24h、48h、72h精细化定量降水预报(QPF)等指导产品的单位是()。A公共气象服务中心B国家气象中心C国家气候中心D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多选题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取消14时观测任务后,仍承担一定的编发报任务,包括().A原承担旬月报任务的台站继续拍发旬月报B承担航危报任务的台站仍按规定拍发航危报C拍发霜重要天气报D为保证08、20时上传的文件包含人工观测项目的相应要素值,进行天气现象和云状编码。

单选题层积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演变而成.A高积云层云雨层云B积云、高积云雨层云C积雨云层云积云

多选题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A研究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全球尺度的变化机理B研究大气组分与全球变化相关特征C探讨影响我国气候变化及全球变化的成因机理D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引起的不同尺度的气候与全球变化E研究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病虫害

判断题积云的水平范围的量级与垂直发展的厚度量级之比是1:1,这是积云和层云结构特征的主要差别之一。()A对B错

名词解释题HARDWARE

填空题用短路法检查指示器风向部分时,是将20线插座()与()分别短路。

多选题根据国家的需求并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在2010年以前,我国数值预报的发展要以()为主要目标。A全面实现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的现代化B发展全球中期天气预报模式C建立区域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D建立我国数值预报科技创新能力

单选题风传感器大致每()应将其从支架上卸下来给予清洗。A1年B2年C3年

单选题酸雨观测中纯水的电导率须小于()μS/cm。A10B20C30

问答题小型蒸发器应如何安置?

填空题雨量器是观测降水量的仪器,它由()与()量杯组成。

判断题某台站参数中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输入错误,会使海平面气压计算错误,对该站气压无影响。A对B错

问答题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四个一流”是指什么?

判断题地基观测主要由地面气象观测、地基气候系统观测、地基大气边界层观测、地基中高层大气和空间天气监测、地基移动气象观测、地基气象观测运行监控和技术保障等组成。A对B错

单选题DZZ4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电源电压应当在()ADC9V~15 VBDC12V~15 VCDC9V~18 VDDC12V~18 V

单选题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以上。A70%B50%C80%D60%

单选题在多普勒速度图上,某一点所谓零速度是指该点处的实际风向()。A垂直于该点的径向B行于该点的径向C该点的径向成45°交角

多选题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A重点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B作业催化及监测系统C人影作业指挥系统D积极实施人工影响防灾减灾作业E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持系统

问答题夜间能见度观测,灯光目标物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多选题气象观测的总体发展方向是()、连续、自动化。A遥测B遥控C遥感D探测

判断题因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A对B错

多选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地面气象观测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基本技术性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气温为例:测量范围:-50―+50℃;分辨力:0.1℃;准确度:0.2℃;平均时间:1min;自动采样速率:6次/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测量范围”表示在保证主要技术性能情况下,仪器能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区间。B“分辨力”表示仪器测量时能给出的被测量量值的最小间隔。C“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D“采样速率”表示自动观测时获取被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

多选题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表特征多样,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的气候复杂多变,天气气候灾害频发。针对天气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加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实现对包括气候在内的地球环境及时和长期的立体、动态综合监测,提高对我国气候异常“强信号区”的监测能力,不仅是提高对的()需要。A开发利用气候资源B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服务的C天气气候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单选题()是指观测记录不仅能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能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A准确性B代表性C比较性

单选题气象仪器的精确程度越高,()。A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就越好B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就越好C观测资料的比较性就越好D观测资料的可用性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