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废品报废损失

名词解释题
废品报废损失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企业因计划减产,或因停电、待料、机器设备故障而停工,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属于()。 A、废品损失B、修复费用C、停工损失D、报废损失

“废品损失”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 A.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B.库存产品因水灾而发生的变质损失C.产品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D.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的修复费用E.实行“三包”的企业,退回报废的“三包”产品损失

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应包括。() A.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B.管理不善损坏变质的损失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D.实行“三包”损失

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有()。 A.废品损失B.正常的停工损失C.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损失D.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计入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项目是()。 A.购买固定资产B.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损失C.废品损失D.非正常原因发生的停工损失

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B、实行“三包”的损失C、修复废品领用材料D、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废品损失是指废品的报废损失及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材料、废料价值后的净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报废损失应为( )。 A.1000元B.1300元C.1200元D.1500元

废品损失不包括()。 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B.修复废品发生的人工费C.入库后保管不当发生的损失D.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损失应包括:()A、废品过失人员赔偿款B、实行“三包”损失C、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D、不可修复废品报废损失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损失,不包括:()A、修复配品人员工资B、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C、修复废品领用材料D、实行“三包”损失

废品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截至报废时所耗费的部分费用,扣除废品的残值和应收赔款,算出废品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常原因产生的废品损失的处理方法是()。A.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销售成本B.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生产成本C.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营业外支出D.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管理费用

简述废品损失的计算方法及废品损失的范围。

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A、修复废品领用材料B、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C、修复废品人员工资D、实行“三包”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报废损失应为()。A、1000元B、1300元C、1200元D、1500元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A、不可修复废品报废损失B、废品过失人员赔偿款C、实行“三包”损失D、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

废品损失应该包括()。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C、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

废品材料的回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A、借:废品损失;贷:基本生产成本B、借:废品损失;贷:原材料C、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D、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B、废品过失人员赔偿款C、实行“三包”损失D、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

废品报废损失

成本核算中,如果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需要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

非正常原因产生的废品损失的处理方法是()。A、非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销售成本B、非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生产成本C、非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管理费用D、非正常废品净损失结转至营业外支出

单选题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A修复废品领用材料B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C修复废品人员工资D实行“三包”损失

多选题废品损失应该包括()。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C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

名词解释题废品报废损失

单选题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B废品过失人员赔偿款C实行“三包”损失D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

单选题废品材料的回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A借:废品损失;贷:基本生产成本B借:废品损失;贷:原材料C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D借:原材料;贷:废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