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题可出现玻璃体出血的是( )|可出现搏动性突眼的是( )|可出现一侧眼睑下垂的是( )|常以突发截瘫为首发症状的是( )|最常引起青少年自发性脑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是( )A颈内动脉海绵窦瘘B脑蛛网膜下隙出血C脑动静脉畸形D脊髓血管畸形E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配伍题
可出现玻璃体出血的是( )|可出现搏动性突眼的是( )|可出现一侧眼睑下垂的是( )|常以突发截瘫为首发症状的是( )|最常引起青少年自发性脑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是( )
A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B

脑蛛网膜下隙出血

C

脑动静脉畸形

D

脊髓血管畸形

E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某患者因头痛、步态不稳2个月入院如出现交叉性麻痹,可能位于( )A小脑半球B小脑脑桥角C小脑蚓部D小脑幕E脑干

单选题患者女性,8岁,因“个子矮小,性早熟,右下肢无力,头痛,呕吐”来诊。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乳房发育,右下肢肌力4级,双侧视盘水肿。颅脑CT:脑积水,第三脑室球形扩大。为明确诊断需要的下一步检查包括()A颅脑CT血管造影BB.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C颅脑MRI平扫DD.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E多普勒超声F脑电图

单选题颞叶内侧型癫痫最常见的病因是()A肿瘤错构瘤B外伤C海马硬化D海绵状血管瘤E皮质发育异常

单选题目前将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的时间窗一般定为()A3.0小时B4.5小时C6.0小时D8.0小时E12.0小时

单选题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脑血栓形成最易发生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B脑桥出血多由于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C脑出血最多见于豆纹动脉DSAH多见于大脑凸面的畸形血管破裂E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最常见

单选题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是()A颅脑CTB颅脑MRC腰椎穿刺DD.颅脑血管造影(CT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E全脑DSA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5岁。左耳鸣伴听力减退7年,走路不稳1月,头痛伴呕吐3日。既往否认特殊病史。体检:一般检查正常。视力左1.0、右0.9。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正常,双视神经乳头水肿。左眼外转受限,左面部感觉减退,左额纹、左鼻唇沟变浅,左耳听力丧失,伸舌居中。双眼有粗大水平性震颤,左侧肢体共济失调,Romberg征(+)。为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听神经鞘瘤术中可采用的神经电生理监护措施主要有哪些?()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体感诱发电位C电测听D面肌肌电图E视觉诱发电位F脑电图GTCD

名词解释题SAH

单选题对脑膜中动脉正确的说法是()A分布于软脑膜B发自上颔动脉,经棘孔入颅C发自下颌动脉,经棘孔入颅D发自颈内动脉。经圆孔入颅E发自上颌动脉,经圆孔入颅

单选题对于蛛网膜下隙的诊断最具有特异性的体征是()A视乳头水肿B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C脑膜刺激征D脑神经瘫痪E轻偏瘫

单选题下列不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诊断标准的是()A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B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C有睡眠-觉醒周期D可有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E丘脑下部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多选题患者男性,44岁,因“左侧丘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4周行放疗”入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头痛,无规律,持续进行性加重。颅脑MRI示:左侧丘脑、大脑脚见不规则异常信号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占位效应明显。1个月前行左颞顶枕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胶质母细胞瘤。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神经病理征(-)。既往史:无外伤,无结核等慢性疾病史。无家族性疾病史。 关于胶质母细胞瘤放疗靶区,描述正确的是()A通常用增强T1或FLAIR/T2B术前及术后MRI影像确定肿瘤体积CCTV定义为GTV外放2~3cmD放疗标准总剂量60Gy,单次分割2GyE放疗靶区体积大小与放射性损伤无关F靶区应该包括可能被肿瘤侵犯的解剖区域

单选题男性,31岁。头部被汽车撞伤5小时,当时昏迷20分钟。现主诉头痛,恶心。入院检查: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正常,病理反射阴性。此时应首先进行哪项检查()A头颅MRIB头颅CTCEEGD头颅X线E腰穿

多选题患者,男性,30岁,双眼视力下降伴轻度眼球转动痛5天。双眼矫正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直径约4mm,直接对光反射略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压正常。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眼部、颜面部及头颅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病史。从上述病史,初步考虑可能的眼病有()A视盘血管炎B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C急性视神经炎D假性视神经炎E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单选题腺垂体(垂体前叶)肿瘤压迫视交叉中央部纤维产生的症状是( )A左眼颞侧半偏盲B右眼颞侧半偏盲C两眼颞侧半偏盲D左眼鼻侧半偏盲E右眼鼻侧半偏盲

单选题女性,46岁,左下肢乏力,右下肢麻木1年。查体:双侧胸8以下痛温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如图所示),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胸椎X线B颈段CTC胸段MRID颈段MRIE头颅CT

多选题临床常用的颅内动脉瘤辅助检查方法有()ACTBMRICDSADEEGEX线

单选题患者女性,46岁,癫痫起病,影像学发现右侧岛叶病变,于2009年手术治疗,手术部分切除肿瘤,病理报告:少突胶质细胞瘤,未做其他辅助治疗。2012年因肿瘤进展再次就诊于神经外科,接诊医生建议患者接受了伽马刀治疗。2014年,患者癫痫症状难以控制,肿瘤仍局限于岛叶,但体积增大并显示斑片样不均匀强化,PET-CT显示病灶蛋氨酸高代谢及局灶FDG高代谢,更换医院再次就诊。此次经原入路手术,肿瘤获得影像学全切,神经功能完整。第二次手术后病理报告: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此患者在二次手术后错误的医学措施是()A分子病理分析B抗癫痫治疗C按照高级别胶质瘤再行60Gy的常规分割外照射D给予化疗E定期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检查

多选题患者女性,35岁,主因“颈枕部疼痛伴双手发麻、发凉3年,加重伴走路不稳3个月”住院,查体发现:颈短、粗,活动受限且活动时症状加重,右侧面部少汗,双手掌间肌、鱼际肌萎缩,右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双侧分离性感觉障碍,右手指鼻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MRI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疝,颈胸脊髓空洞。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选择的检查有()A颅脑MRIB脊柱X线C全脊髓MRID颅颈交界区三维CT重建E颅颈交界区动态CTF颈椎过伸、过曲位X线

多选题患者女性,41岁,因“间断头痛3年”入院。既往曾服用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体:体温36.9℃;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无明确的外伤史。颅脑CT示斜坡低密度异常团块影,大小为2cm×2cm×3cm,中间可见高密度影,周围骨质破坏明显,脑干受压。颅脑MRI检查示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一强化。 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A颅咽管瘤B颅内脊索瘤C颅内软骨肉瘤D嗜酸性肉芽肿E皮样囊肿F表皮样囊肿

多选题患者男性,45岁。头部被他人用木棍打伤1小时,呕吐3次,急诊就医。受伤当时昏迷约20分钟。既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7.6℃,心率8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20/13kPa(150/98mmHg)。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11分,躁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双侧额部和右枕部有多处头皮伤痕和血肿,右额部有一长4.0cm的头皮裂伤。四肢可活动,右侧巴宾斯基征(±)。急诊应做的检查有()A颅脑正、侧位X线片B脑血管造影C脑A型超声检查D颅脑CTE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F血型测定G颅脑MRIH心电图I脑核素扫描J脑电图

单选题女性,38岁,因头痛伴呕吐双眼视物不清4个月,入院,查体,神清,视力:左眼0.3,右眼大致正常,眼底:左视乳头边缘色淡,右视乳头边缘不清,乳头隆起。首先应检查( )A头颅CT或MRIB脑电图C脑脊液免疫蛋白D脑血管造影E视野

多选题Weber综合征(中脑脚底损伤)表现为()A对侧本体感觉消失B同侧头面部浅感觉消失C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D同侧瞳孔斜向外下方E对侧上、下肢瘫痪

单选题对下丘核正确的说法是( )A听觉的换元处B与前庭神经相连C属于中脑结构D接受内侧丘系的投射纤维E视觉传导的换元处

单选题女性,46岁,左下肢乏力,右下肢麻木1年。查体:双侧胸8以下痛温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如图所示),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胸椎X线B颈段CTC胸段MRID颈段MRIE头颅CT

问答题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单选题神经纤维瘤病( )A内听道扩大及早期耳聋、耳鸣B咖啡样色素斑C泌乳、闭经D灌注压突破E皮毛窦

判断题急性小脑幕切迹疝时,因脑干受压导致瞳孔扩大。( )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