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的液限与塑限之间的差值称为:()

粘土的液限与塑限之间的差值称为:()


相关考题:

关于土的塑性指数叙述正确的是( )。A.塑性指数是液限和缩限的差值B.塑性指数是塑限和缩限的差值C.塑性指数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D.塑性指数是判定砂质土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

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是 ( )A. 塑性指数B. 塑限C. 液限D. 液性指数

关于液限指数叙述正确的是( )。A.是黏性土天然含水量与塑限的差值B.是黏性土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差值C.是黏性土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液限之比D.是黏性土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 )和( )之差值反映可塑状态下的含水量范围,此值可作为黏性土分类的指标。A.液限B.塑限C.缩限D.液限指数E.塑限指数

某红粘土的含水率试验如下:天然含水率51%,液限80%,塑限48%,该红粘土的状态应为()A.坚硬 B.硬塑 C.可塑 D.软塑

一细粒土液限为51.5,塑限为26.7,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高液限粘土B、高液限粉土C、低液限粘土D、低液限粉土

一细粒土液限为49.6,塑限为24.1,颜色呈黑色,具有臭味,该土的名称为()A、高液限粘土B、高液限粉土C、有机质低液限粘土D、低液限粉土

土的塑性指数即是指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IP越大,表示土越具有()。

一细粒土液限为31.7,塑限为23.8,并且粗粒中砂粒占优势,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高液限粘土B、高液限粉土C、低液限粘土D、含砂低液限粉土

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为()。A、塑限B、塑性指数C、液性指数D、压实指标

土的塑限是指( )。A、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B、土由流动性状态转为可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C、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D、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土的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称为(),常用其表示土的塑性大小。A、含水量B、塑性指数C、饱和度D、液性指数

粘性土的塑性大小可用土处于稠度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此范围即液限与塑限之差值,称为()。A、塑性指数B、液限指数C、液性指标D、缩限

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是()。A、塑性指数B、塑限C、液限D、液性指数

判断题塑限与液限之差称为塑性指数。A对B错

单选题土的塑限是指( )。A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B土由流动性状态转为可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C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D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填空题土的塑性指数即是指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IP越大,表示土越具有()。

单选题一细粒土液限为55.3,塑限为28.2,并且粗粒中砾粒占优势,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含砾高液限粘土B高液限粉土C低液限粘土D含砂低液限粉土

单选题土的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称为(),常用其表示土的塑性大小。A含水量B塑性指数C饱和度D液性指数

单选题粘性土的塑性大小可用土处于稠度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此范围即液限与塑限之差值,称为()。A塑性指数B液限指数C液性指标D缩限

单选题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为()。A塑限B塑性指数C液性指数D压实指标

单选题一细粒土液限为51.5,塑限为26.7,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划分该土的名称为()。A高液限粘土B高液限粉土C低液限粘土D低液限粉土

单选题土的液性指数是指黏性土( )。A液限和塑限的差值B塑限和液限的差值C天然含水量和土塑限之差与塑性指数之比D天然含水量和土液限之差与塑性指数之比

单选题土的液性指数是指黏性土()A液限和塑限的差值B塑限和液限的差值C天然含水量和土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D天然含水量和土液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单选题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是()。A塑性指数B塑限C液限D液性指数

填空题粘土的液限与塑限之间的差值称为:()

单选题关于土的塑性指数不正确的有( )。A塑性指数愈大,可塑性就愈强。B塑性指数表示黏性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C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限之比称为塑性指数D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称为塑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