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9岁,纵隔肿块,CT下穿刺活检。见到弥漫增生的淋巴母细胞,其间散在有吞噬核的巨噬细胞,呈"星空现象",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该肿瘤最特异性的标记物是()A、LCAB、TDTC、BC1-2D、CD20E、CD3

女性,9岁,纵隔肿块,CT下穿刺活检。见到弥漫增生的淋巴母细胞,其间散在有吞噬核的巨噬细胞,呈"星空现象",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该肿瘤最特异性的标记物是()

  • A、LCA
  • B、TDT
  • C、BC1-2
  • D、CD20
  • E、CD3

相关考题:

关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叙述错误的是 A、瘤细胞表达TdTB、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有纵隔肿块C、T和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学表现明显不同D、B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表现为白血病E、有时瘤细胞可表达CD56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可见“星空”现象的有()。A、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粒细胞肉瘤C、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Burkitt淋巴瘤E、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Burkitt淋巴瘤患者腮腺肿块活检。仔细观察其病变。镜下观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肿瘤由弥漫增生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构成B、肿瘤细胞异型,中等大胞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小C、易见核分裂像D、瘤细胞见散在巨噬细胞吞噬核碎片,形成“满天星”图像E、可形成大量滤泡样结构

女性,11岁,右侧扁桃体肿大,切除活检。切片见黏膜溃疡,瘤细胞弥漫性增生,中等大,有多个小核仁,胞质中等量,嗜碱性,可见吞噬细胞形成"星空"样分布,易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标记IgM+、CD5-、CD10+、CD23-、Ki-6795%+,EBER+,病理诊断伯基特淋巴瘤。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是()A、滤泡性淋巴瘤B、伯基特淋巴瘤C、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霍奇金淋巴瘤E、套细胞淋巴瘤

女性,9岁,纵隔肿块,CT下穿刺活检。见到弥漫增生的淋巴母细胞,其间散在有吞噬核的巨噬细胞,呈“星空现象”,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该肿瘤最特异性的标记物是()A、LCAB、TDTC、BC1-2D、CD20E、CD3

患者男性,12岁,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半年,持续低热1月,体重下降,临床外周血中检见淋巴母细胞,骨髓细胞中25%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结活检,镜下观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是()A、套细胞淋巴瘤B、滤泡性淋巴瘤C、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D、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E、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

患者男性,12岁,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半年,持续低热1月,体重下降,临床外周血中检见淋巴母细胞,骨髓细胞中25%为淋巴母细胞。主要病变不包括( )A、淋巴结正常结构为大小相似地肿瘤性滤泡取代B、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呈弥漫性增生C、肿瘤细胞稍大于小淋巴细胞D、胞浆稀少,核圆或扭曲,染色质匀细如粉尘样E、极易检见核分裂像

单选题关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叙述错误的是()。A瘤细胞表达TdTB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有纵隔肿块CT和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学表现明显不同DB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表现为白血病E有时瘤细胞可表达CD56

单选题女性,9岁,纵隔肿块,CT下穿刺活检。见到弥漫增生的淋巴母细胞,其间散在有吞噬核的巨噬细胞,呈"星空现象",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该肿瘤最特异性的标记物是()ALCABTDTCBC1-2DCD20ECD3

多选题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可见“星空”现象的有()。A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粒细胞肉瘤C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Burkitt淋巴瘤E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单选题患者男性,12岁,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半年,持续低热1月,体重下降,临床外周血中检见淋巴母细胞,骨髓细胞中25%为淋巴母细胞。主要病变不包括( )A淋巴结正常结构为大小相似地肿瘤性滤泡取代B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呈弥漫性增生C肿瘤细胞稍大于小淋巴细胞D胞浆稀少,核圆或扭曲,染色质匀细如粉尘样E极易检见核分裂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