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高温气提时,循环气中硫化氢含量要保持在()A、0.05%以上B、0.1%以上C、0.15%以上D、0.2%以上

催化剂高温气提时,循环气中硫化氢含量要保持在()

  • A、0.05%以上
  • B、0.1%以上
  • C、0.15%以上
  • D、0.2%以上

相关考题:

在反应器催化剂汽提期间,以防止催化剂被还原必须保证循环氢中( )。 A、氨气含量不低于0.1%B、硫化氢含量不低于0.1%C、氢气含量不低于85%

预加氢催化剂硫化时循环气中的H2S的浓度应保持在( )。 A、 0.1~0.2%B、0.3~0.5%C、1~2%D、2~4%

提高甲醇合成反映CO单程转化率的措施有()。 A、增大循环气量B、降低循环气量C、提高循环气中CO含量D、降低循环气中CO含量

影响甲醇合成操作的因素有哪些?() A.甲醇合成的系统压力B.甲醇合成催化剂床层温度和活性C.合成塔循环气量D.循环气的H/C和合成气的H/CE.循环气中惰性气含量

防止甲醇合成催化剂析碳的措施有()。 A.提高循环气H/CB.降低循环气H/CC.提高循环气的CO含量D.提高循环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影响甲醇合成操作因素有哪些()。 A.甲醇合成系统压力B.甲醇合成催化剂C.循环气中惰性气含量D.合成塔循环气量

合成塔催化剂提温依据的工艺指标有哪些()。 A.循环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B.粗甲醇产量明显下降C.驰放气量持续增加D.循环气惰性气含量下降

合成岗位正常操作要点是什么,正确的是()A、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度的控制B、氨冷器温度的调节C、循环气量及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的控制D、防止跑气和漏气

液态抑制剂污染催化剂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置换循环水B、氮气置换循环气C、再开车时提负荷速度要慢D、氮气置换时适当提高循环气温度

以下哪项操作有利于降低循环气中的氨含量()A、提高压力B、提高温度C、加大循环量

下列选项中,有助于延长催化剂的寿命的是()。A、水被带入催化剂床层B、碳酸盐被带入催化剂床层C、降低循环气中氩含量D、甲烷改氮气致稳

加氢催化剂钝化结束标志是()。A、床层温升小于10B、反应器前后循环气采样氧含量不变C、循环气采样氧含量达到10%D、循环气采样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催化剂钝化过程中,循环气的压力要控制稳定,否则会引起氧化剂流量的变化。

转化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存在放硫现象,一般循环气中硫含量小于()时,可认为放硫结束。A、5ppmB、10ppmC、20ppmD、0.2ppm

合成催化剂一氧化碳中毒只会影响催化剂活性,并不能使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

催化剂器内再生过程的温度,是通过严格控制反应器入口温度和反应器入口循环气中的()来实现的。A、冷氢流量B、氮气流量C、氧含量D、硫化氢含量

反应系统停工降温时应注意()。A、温度降到264℃以下之前B、温度降到204℃以下之前C、确保循环气中CO含量低于50ppmD、确保循环气中CO含量低于10ppm

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生产能力与()有关。A、催化剂的比重B、循环气体中有效气的含量C、催化剂的活性D、催化剂的操作温度

防止甲醇合成催化剂吸碳的措施有()A、提高循环气H/CB、降低循环气H/CC、提高循环气的CO含量D、提高循环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影响甲醇合成操作的因素有哪些?()A、甲醇合成的系统压力B、甲醇合成催化剂床层温度和活性C、合成塔循环气量D、循环气的H/C和合成气的H/CE、循环气中惰性气含量

影响甲醇合成操作因素有哪些?()A、甲醇合成系统压力B、甲醇合成催化剂C、循环气中惰性气含量D、合成塔循环气量

催化剂硫化时,必须控制好温度与循环气中H2S含量,在H2S未穿透催化剂床层前,床层最高点温度不应超过330℃。

循环气中惰性气含量升高,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影响是()。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合成甲醇增加D、合成甲醇中的水分增加

合成塔催化剂提温依据的工艺指标有哪些?()A、循环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B、粗甲醇产量明显下降C、驰放气量持续增加D、循环气惰性气含量下降

催化剂高温气提时,循环氢中保持一定硫化氢浓度的目的是()A、防止催化剂还原B、确保催化剂上硫率C、确保催化剂再生效果D、防止发生氢脆腐蚀

加氢催化剂干燥合格标准以()为准。A、环气中水含量不再上升B、气中水含量不再上升C、高分水位不再上升和循环气中水含量不再上升D、恒温时间达到干燥方案所规定的时间

单选题在反应器催化剂汽提期间,以防止催化剂被还原必须保证循环氢中()。A氨气含量不低于0.1%B硫化氢含量不低于0.1%C氢气含量不低于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