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掌握着资本和技术的美欧等发达国家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中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的规定,并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其实质是以碳排放量控制为切入点,在拯救地球的名义下,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根本难以改变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D、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是有效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关键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掌握着资本和技术的美欧等发达国家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中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的规定,并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其实质是以碳排放量控制为切入点,在拯救地球的名义下,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B、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根本难以改变
  •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 D、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是有效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关键

相关考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带头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 A.发达国家B.最不发达国家C.经济转型国家D.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在维护全球气候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是因为()。A.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B.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废气产生量高于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方面比发展中国家先进D.发展中国家缺乏环境保护资金E.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1992年(),提出到200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水平。 A、《京都议定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哥本哈根协议》D、《联合国宣言》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A、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B、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C、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D、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在乌拉圭回合货物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主要是美欧之间)之间谈判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A、农产品问题B、纺织品与服装问题C、技术贸易壁垒问题D、反倾销问题

安全系统工程产生于()A、20世纪60年代初美英等工业发达国家B、20世纪60年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C、20世纪70年代的美英等发达国家D、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英工业发达国家

围绕机器人产业展开的(),可能成为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之间竞相争夺的新领域A、智能制造业B、高端制造业C、移动制造业D、新兴工业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②东欧国家出现反控制斗争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形成美俄中日欧等力量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A、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B、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C、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D、在国际法律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2009年12月14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为抗议发达国家试图“杀死《京都议定书》”,由非洲国家牵头,超过130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退出当天早间会。材料说明了()A、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依然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和结盟,共同对抗发达国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难以得到贯彻实施D、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发达国家在维护全球气候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是因为()。A、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B、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废气产生量高于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方面比发展中国家先进D、发展中国家缺乏环境保护资金E、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进口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提出越来越苛刻的限量要求。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的关键点是()A、确保资金技术B、确保有足够的能源C、确保能够盈利D、确保能够节省资源

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深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正式生效。A、2014年12月;2015年11月B、2015年11月;2016年1月C、2015年12月;2016年11月D、2016年1月;2016年12月

当地时间12日,在波兰进行的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上,“基础四国”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敦促发达国家兑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承诺。下列属于“基础四国”的是()。A、中国B、巴西C、南非D、缅甸

2007年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适当的国家减缓行动,但这些行动应当是可测量、可报告和()的。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之际,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等新兴国家发起诸如()等“新贸易保护主义”举措。A、技术标准壁垒B、知识产权壁垒C、劳工标准壁垒D、绿色环保壁垒

单选题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的关键点是()A确保资金技术B确保有足够的能源C确保能够盈利D确保能够节省资源

多选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参加公约的缔约国分为三类:A工业化国家B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D最不发达国家

单选题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深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判断题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进口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提出越来越苛刻的限量要求。A对B错

多选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之际,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等新兴国家发起诸如()等“新贸易保护主义”举措。A技术标准壁垒B知识产权壁垒C劳工标准壁垒D绿色环保壁垒

填空题2007年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适当的国家减缓行动,但这些行动应当是可测量、可报告和()的。

单选题在乌拉圭回合货物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主要是美欧之间)之间谈判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A农产品问题B纺织品与服装问题C技术贸易壁垒问题D反倾销问题

单选题国际化基金的投资标的通常以( )为主要区域。A中国B欧洲C欧、美、中等国家D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单选题1992年(),提出到200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水平。A《京都议定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哥本哈根协议》D《联合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