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相邻路由器X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A、NB、N-1C、1D、N+1

若相邻路由器X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

  • A、N
  • B、N-1
  • C、1
  • D、N+1

相关考题:

下表为一路由器的路由表。如果该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源IP地址为10.0.0.10、目的IP地址为40.0.0.40 IP数据报,那么它将把此IP数据报投递到 ( )要到达的网络 下一路由器 20.0.0.0 直接投递 30.0.0.0 直接投递 10.0.0.0 20.0.0.5 40.0.0.0 30.0.0.7

RIP规定从一个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所示:要达到的网络下一路由器 10.0.0.020.5.3.25 11.0.0.026.8.3.7 193.168.1.022.3.8.58 194.168.1.025.26.3.21 当路由器接收到源IP地址为10.0.1.25,目的IP地址为192.168.1.36的数据报时,它对该数据报的处理方式为( )A.投递到20.5.3.25B.投递到22.3.8.58C.投递到192.168.1.0D.丢弃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 (39) 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 (40) 。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跳数增加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41) ,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 (42) 。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X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 (43) "。(39) A.固定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40) A.简单B.可靠性高C.功能强D.速度快(41) A.1个B.18个C.15个D.无数个(42) A.距离最短B.时延最小C.路径最空闲D.路由最少(43) A.NB.N-1C.N+1D.1

请回答下面段落中问题第【6】~【10】中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问题: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 【6】 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简单。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增加 【7】 ,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8】 ,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 【9】 。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10】 ”。

一台路由器由表如下所示。该路由器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130.3.25.8的数据报时,它应该将该数据报投递到 ( ) 要到达的网络 下一路由器 130.1.0.0 202.113.28.9 133.3.0.0 203.16.23.8 130.3.0.0 204.25.62.79 193.3.25.0 205.35.8.26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31~35 题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 1 )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 2 )。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跳数增加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 3 ),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 4 )。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x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 5 )”。第31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A.固定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路由表通常包含许多(N,R)对序偶,其中N通常是目的网络的IP地址,R是( )。A.到N路径上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B.到N路径上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C.到N路径上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D.到N路径上所有网络的网络地址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39)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40)。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跳数增加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41),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42)。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X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43)”。A.固定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设某单位路由器建立了以下的路由表,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37.151,则转发的口是(57),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是128.96.35.151,则转发的端口是(58),若该路由器是该单位的与Internet接人路由器,则该单位分得的IP地址是(59)。在一个网络中子网数目划分增多时,可供分配给主机的正常IP地址总数目会(60)。当我们将主机地址设置为192.1680.1.2时,则主机访问Internet时(61)。A.E1B.R2C.R3D.R4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26)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27)。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增加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28),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29)。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调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30)”。A.链路状态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固定路由算法

路由信息协议(RIP)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RouterB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RouterA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RouterB,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21)”。A.1B.N-1C.ND.N+1

在RIP协议中,若目的网络度量标为16跳,则表示( )。 A、抵达目的网络需要经过16台路由器B、抵达目的网络需要经过15台路由器C、目的网络在其它自治系统中(AS)D、目的网络不可到达

当网络规模扩大时,适合采用执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IGP协议,每个路由器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发布(52),当路由信息改变后,路由器按照Dijkstra算法更新路由表。A.它的路由信息表B.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端口号C.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地址D.它连接的所有链路的状态信息

下表为一路由器的路由表。如果该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源IP地址为0.0.10、目的IP地址为40.0.0v40IP数据报,那么它将把此IP数据报投递到______。

在使用RIP协议的互联网中,路由器Ri的路由表如表1所示。如果它收到其相邻路由器Rj广播的路由信息(如表2所示),那么到达以下哪些目的网络的表项将出现在更新后的路由表中?表1;Ri原路由表表2;Rj广播的路由信息 目的网络路径距离30.0.0.0Rn740.0.0.0Rj345.0.0.0Rl4180.0.0.0Rj5199.0.0.0Rj6 目的网络距离10.0.0.0430.0.0.0440.0.0.0241.0.0.03180.0.0.05A.10.0.0.0B.30.0.0.0C.45.0.0.0D.180.0.0.0E.199.0.0.0

设某单位路由器建立了以下的路由表,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37.151,则转发的端口是(63),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是128.96.35.151,则转发的端口是(64),若该路由器是该单位与Internet连接的路由器,则该单位分得的IP地址是(65)。在一个网络中子网数目划分增多时,可供分配给主机的正常IP地址总数会(66)。在将主机地址设置为192.168.1.2时,则主机访问Internet时(67)。目的IP 子网掩码 转发端口128.96.36.0 255.255.255.128 E1128.96.36.128 255.255.255.128 E2128.96.37.0 255.255.255.128 R2128.96.37.128 255.255.255.128 R3A.E1B.R2C.R3D.R4

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是路由信息协议RIP,此协议是基于(307)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308)。RIP规定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309),即最大跳数,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310)。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若相邻路由器调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 Y的距离为(311)”。A.链路状态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集中式路由算法D.固定路由算法

( 12 )下表为一路由器的路由表。如果该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源 IP 地址为 10.0.0.10 、目的 IP地址为 40.0.0.40IP 数据报,那么它将把此 IP 数据报投递到 ( _______________ ) 。要到达的网络 下一路由器20.0.0.0 直接投递30.0.0.0 直接投递10.0.0.0 20.0.0.540.0.0.0 30.0.0.7

下表为一路由器的路由表。如果该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源IP地址为10.0.0.10、目的IP地址为40.0.0.40的IP数据报,那么它将把此IP数据报投递到_。

当网络规模扩大时,适合执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是IGP协议,每个路由器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发布 ( )。当路上信息改变后,路由器按照Dijkstra算法更新路由表。A.它的路由信息表B.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地址C.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端口号D.与它连接的所有链路的状态信息

路由表通常包含许多( N , R )对序偶,其中 N 通常是目的网络的 IP 地址, R 是A 到 N 路径上下一个路由器的 IP 地址B 到 N 路径上所有路由器的 IP 地址C 到 N 路径上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D 到 N 路径上所有网络的网络地址

路由器收到目的IP地址为195.199.10.64,路由表中有以下三条可选的路由 路由1: 目的网络为195.128.0.0/16 路由2: 目的网络为195.192.0.0/17  路由3: 目的网络为195.200.0.0/18  请指出: 应该选择哪一条路由?

路由器接收信息分组并读取信息分组中的目的网络地址,若路由器没有直接连接到目的网络上,则停止数据发送。

()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老化机制作用于A、直接相邻的路由器的路由信息B、所有路由器的路由信息C、优先级低的路由器的路由信息D、优先级高的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填空题()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