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象限角

坐标象限角


相关考题:

坐标增量的“+”或“-”决定于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当方位角在第Ⅳ象限,则( )。A均为“+”B为“-”、为“+”C均为“-”D为“+”、为“-”

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C(538.10,421.540),D(451.72,339.83),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用象限角表示一直线对于子午线的关系时,除说明象限角的读数外,还必须说明直线()。A、坐标方位角B、所在象限C、长度D、大地方位角

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方位角α和象限角A的关系是()

直线与坐标纵轴所成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一般用R表示。A、坐标象限角B、坐标方位角C、定位角D、控制角

如果某直线位于第三象限,坐标象限角为南偏西30°30′00″,则其坐标方位角为()。A、30°30′00″B、149°30′00″C、210°30′00″D、329°30′00″

方位角是指(),()称为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范围是(),而象限角的范围是(),为了说明象限角所在的象限,其角值前应加()。

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至直线的锐角。()

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αAB?

正反坐标方位角间有什么关系?正反坐标象限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直线定向中,采用象限角时,若以坐标纵轴方向为基本方向,正反象限角的关系是()A、角值不变,象限相反B、角值不变,象限相同C、角值改变,象限相反

在第三象限中,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是α=180°-R。

用角度交会法检测中桩的偏位的步骤()。A、计算坐标增量△X、△YB、计算象限角C、判断直线所在的象限D、确定坐标方位角

纵横坐标增量符号都为负,其坐标方位角是第()象限角。A、ⅢB、ⅡC、ⅠD、Ⅳ

下列有关坐标象限角的说法,()是正确的。A、直线AB的象限角是N60°E,则它位于第一象限B、直线AB的象限角是N60°E,则它位于第四象限C、直线AB的象限角是N60°E,则它的方位角是60°D、直线AB的象限角是N60°E,则它的方位角是300°E、坐标象限角一般用R表示,角值范围0°~90°

第一象限的坐标方位角α与象限角R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直线定向的两种表示方法为坐标()和坐标象限角。A、平面角B、竖直角C、方位角D、水平角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Ⅰ象限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其角值相等而表示方法不同。

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Δx为正,Δy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判断题在第三象限中,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是α=180°-R。A对B错

单选题用象限角表示一直线对于子午线的关系时,除说明象限角的读数外,还必须说明直线()。A坐标方位角B所在象限C长度D大地方位角

多选题用角度交会法检测中桩的偏位的步骤()。A计算坐标增量△X、△YB计算象限角C判断直线所在的象限D确定坐标方位角

判断题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Ⅰ象限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其角值相等而表示方法不同。A对B错

填空题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方位角α和象限角A的关系是()

单选题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直角坐标系有3点不同:测量坐标系以过原点的子午线为X轴,测量坐标系以X轴正向为始边(),测量坐标系原点坐标为两个大正整数。A逆时针定方位角与象限B逆时针定象限角与象限C顺时针定方位角与象限D顺时针定象限角与象限

单选题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Δx为正,Δy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填空题方位角是指(),()称为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范围是(),而象限角的范围是(),为了说明象限角所在的象限,其角值前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