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线槽时,在顶层敷设线槽位置,离墙25mm处放下一铅垂线至底坑,并在底坑固定,为安装线槽校正用。()

安装线槽时,在顶层敷设线槽位置,离墙25mm处放下一铅垂线至底坑,并在底坑固定,为安装线槽校正用。()


相关考题:

采用线槽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在跨越电力线或在墙面弯曲、凹凸时应使用()。 A.直线槽B.收尾线槽C.线槽软管D.波纹管

缆线采用线槽或桥架敷设时,线槽或桥架的高度不宜大于(),线槽或桥架的安装位置应与建筑装饰、电气、空调、消防等专业协调一致。 A.100mmB.200mmC.150mmD.180mm

线槽敷设时,应在( )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A.线槽的中间B.距接线盒1/3m处C.线槽转角或分支处D.直线段不大于4m处

线槽敷设时,应在( )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A.线槽中间及接头处B.距接线盒1/3m处C.线槽转角或分支处D.直线段不大于4m处

用户室内蝶形引入光缆敷设时,全程线槽均敷设到距离洞口、终端盒()处。线槽两端均采用收尾线槽。 A.10cmB.20cmC.30cmD.40cm

综合布线在缆线桥架和线槽内敷设缆线,不符合要求的是:()。 A、密封线槽内敷设缆线应顺直,尽量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B、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缆线桥架的支架上C、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隔5m—10m处应固定D、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进行绑扎

安装线槽时,在顶层敷设线槽位置,离墙25mm处放下一铅垂线至底坑,并在底坑固定,为安装线槽校正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线槽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在光缆穿越墙洞处使用的是()。 A.线槽软管B.光缆固定槽C.双面胶D.封洞线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布线时,当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 )。A.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B.距接线盒0.2m处;C.线槽转角或分支处;D.直线段不大于2m处。E.直线段不大于3m处。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布线过程中,当采用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哪些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A.线槽始端、终端B.距接线盒0.5m处C.线槽转角或分支处D.直线段不大于2m处E.线槽接头处

线槽敷设时,设置吊点或支点的位置有哪些?

线槽敷设时,应在()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A、线槽中间及接头处B、距接线盒1/3m处C、线槽转角或分支处D、直线段不大于4m处

采用线槽方式直线路由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使用()。A、直线槽B、收尾线槽C、线槽软管D、波纹管

密集型母线的母线槽支架的安装,应符合()的要求。A、水平敷设时,每一单元母线槽不应少于两个支架,高低应一致,支架间距不应大于2m且应可靠固定。B、当母线槽垂直安装时,安装弹簧支承器应符合设计规定。C、垂直敷设时,应在母线槽的分接口处设置防晃支架,防晃支架应紧贴母线槽外壳。D、弹簧支承器的底座应固定牢固E、支架与母线槽之间采取压紧连接。

当供电电缆与信号电缆在同一径路用线槽敷设时,宜分线槽敷设。若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应采用带()的金属线槽,分开敷设。

按照《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在配线子系统缆线敷设时,对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有()A、线槽之间应沟通B、线槽盖板应可开启C、可开启的线槽盖板与明装插座底盒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D、地板块与线槽盖板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用户室内蝶形引入光缆敷设时,全程线槽均敷设到距离洞口、终端盒()处。线槽两端均采用收尾线槽。A、10cmB、20cmC、30cmD、40cm

线槽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在光缆穿越墙洞处使用的是()。A、线槽软管B、光缆固定槽C、双面胶D、封洞线槽

在切割直线槽时,由于线槽盖和底槽是配对的,一般不宜分别处理线槽盖和底槽。

采用线槽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在跨越电力线或在墙面弯曲、凹凸时应使用()。A、直线槽B、收尾线槽C、线槽软管D、波纹管

判断题安装线槽时,在顶层敷设线槽位置,离墙25mm处放下一铅垂线至底坑,并在底坑固定,为安装线槽校正用。()A对B错

单选题缆线采用线槽或桥架敷设时,线槽或桥架的高度不宜大于(),线槽或桥架的安装位置应与建筑装饰、电气、空调、消防等专业协调一致。A100mmB200mmC150mmD180mm

单选题线槽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在光缆穿越墙洞处使用的是()。A线槽软管B光缆固定槽C双面胶D封洞线槽

单选题采用线槽方式敷设蝶形引入光缆时,在跨越电力线或在墙面弯曲、凹凸时应使用()。A直线槽B收尾线槽C线槽软管D波纹管

填空题当供电电缆与信号电缆在同一径路用线槽敷设时,宜分线槽敷设。若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应采用带()的金属线槽,分开敷设。

填空题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安装质量验收记录规定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

多选题下面关于母线槽的安装连接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有( )。A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m,每60m~80m宜设置伸缩节B母线槽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C母线槽不宜安装在水管的正下方D母线槽直线段安装应平直E配电母线槽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