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时是公民向国家表达意愿的途径,有时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有时是推动各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规律性D、联系的可知性

微博,有时是公民向国家表达意愿的途径,有时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有时是推动各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反映了()

  • A、联系的多样性
  • B、联系的客观性
  • C、联系的规律性
  • D、联系的可知性

相关考题:

继“微博”之后,“微信”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人们亲切地称为“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政务微信的开通()。A.扩大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B.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C.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水平D.开辟了群众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继“微博”之后,“微信”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人们亲切地称为“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政务微信的开通:A: 扩大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B: 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C: 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水平D: 开辟了群众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2012年微博反腐迅速发展。在众多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然而微博反腐“误伤”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部分参与微博反腐的网民缺乏理性,也会对社会的良好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表明()。 ①公民应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畴内行使权利 ②检举腐败分子是公民行使表达权的基本方式 ③我国公民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参与惩治腐败分子 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近年来,一些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纷纷入驻微博,微博已成为政府与网友沟通的重要窗口。政务微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工作更加透明→利于民主监督→增强政府威信B、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权钱交易→优化公共服务C、简化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公民权利D、实行民主监督→集中专家智慧→改进政府工作

2010年5月11日,广东省公安厅将各地的公安微博联系起来,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微博群,通过微博实现警民互动,社会反响热烈。这一举措()。 ①便于公民行使表达权和质询权 ②便于政府接受人民监督 ③弱化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④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A、①②B、②④C、①⑧D、③④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据此回答问题。 我国公民通过微博表达个人或团体对某些事务的见解、主张。国家支持公民正常发表个人主张、观点,表明()。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有绝对自由 ②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③我国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关系 ④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如何理解公民社会是公民与政府合作的桥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社会在公民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下哪些方面是这一作用的具体体现?()A、公民社会是公民与政府合作的桥梁B、公民社会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C、公民社会是公民维护自己权利、制约政府权力的手段D、公民社会是公民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

法律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并不意味着()。A、国家提倡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B、国家反对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C、国家禁止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D、国家要求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

截至2014年6月26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19169个,较2013年底增加19018个。2014年上半年,政务微博发博2435万条,被转评3.17亿次。目前中央级部委及其所属机构的官方微博达88个,其中部委官方微博共计27个。这将()①建立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②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③逐步替代公民传统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④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进行良性互动的桥梁和纽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分享和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与政府的互动平台。某市100多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微博粉丝已超过十万。该市的做法()。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随着“政务微博”的快速增长,网友对“微博问政”也给予持续关注。微博互动在干部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博问政”()。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②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③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④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法律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0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但是,也发生了个别网民利用微博虚假举报,给政府工作带来困扰。 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

2013年7月,江苏政务微博群在新浪网悄然上线;2014年1月,“@南京发布”宣布南京已经进入政务“全微博”时代。政务微博()。A、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主渠道B、有助于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C、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D、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微博,每篇最长100多字,与手机短信、MSN绑定,可随时随地发表。“微言大事,博论两会”的“微博问政”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新风景。利用“微博”问政()。 ①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新形式 ②更能表达真实鲜活的民意 ③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础 ④进一步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开微博成为近年的一股新风尚,我国政府官员亦不例外。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组织部长蔡奇微博听众就过10万。2011年3月4日,他做客腾讯演播室,与广大网友畅聊“网络时代官员面临的挑战”,并就“两会”热点话题与网友进行微博互动。 回答下列各题。 政府官员尝试开微博与民众互动,其意义是()。 ①有助于构建政府与群众间和谐的互信关系 ②拓宽了公民与政府沟通的渠道 ③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有利于满足群众的一切要求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2010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但是,也发生了个别网民利用微博虚假举报,给政府工作带来困扰。 从公民或政府的角度,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并说明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如今,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 ①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维护国家荣誉、安全与利益 ④依法对国家机关的工作行使质询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根据民意表达联系政府与公民之间桥梁载体的不同,民意表达的途径可以划分为:官方路径、民间路径、专业路径与()。A、媒体路径B、网络路径C、信访路径D、听证路径

十八大召开期间,网络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党代表们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利用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十八大”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A、表明公民可以直接决定国家大事B、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最重要途径C、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D、说明网络是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最佳平台

单选题法律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并不意味着()。A国家提倡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B国家反对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C国家禁止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D国家要求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

单选题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单选题截至2014年6月26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19169个,较2013年底增加19018个。2014年上半年,政务微博发博2435万条,被转评3.17亿次。目前中央级部委及其所属机构的官方微博达88个,其中部委官方微博共计27个。这将()①建立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②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③逐步替代公民传统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④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进行良性互动的桥梁和纽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