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痢疾的好发年龄为()A、1个月~1岁B、1~5岁C、2~7岁D、5~7岁E、7~10岁

中毒型痢疾的好发年龄为()

  • A、1个月~1岁
  • B、1~5岁
  • C、2~7岁
  • D、5~7岁
  • E、7~10岁

相关考题:

患儿,女,2岁,晨起时发现患儿面部和胸背部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近3个月来,患儿多汗,食欲缺乏,偶有腹泻,3周以前曾复种麻疹疫苗。面色稍苍白,肝脾淋巴结不大,RBC3.8×1012/L,Hb99g/L,MCV79fl,WBC5.1×109/L,分类无异常,血小板19×109/L。初步诊断应首先考虑()A、再生障碍性贫血B、白血病C、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合并大细胞性贫血E、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女孩2岁,因发热半天伴呕吐抽搐多次入院。查体:昏迷,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皮肤淤点淤斑,此时最主要的抢救措施()A、肌注苯巴比妥钠B、注射尼克刹米C、20%的甘露醇静脉推注D、立即气管插管E、使用人工呼吸机

男孩,11岁。因近2个月来反复发生全身性惊厥3次,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0min。脑电图上示两侧有对称性尖慢波阵发,CT无异常。给服卡马西平0.2g,每天3次,服药10d后出现面部与躯干部呈高出皮面的皮疹,且有融合成片伴发热38.8℃,拟诊卡马西平药疹。停用卡马西平,改用苯巴比妥90mg,每晚顿服。当用苯巴比妥7d时,小儿出现反复惊厥半天,其意识并未恢复。该病例的癫痫状态发生的最主要诱因是()A、颅内感染B、颅内占位C、过敏性药物性脑病D、改换抗癫痫药物方法不妥E、水和电解质紊乱

葡萄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是()A、新生儿多见B、可伴有肺炎C、可为脓毒败血症之合并症D、脑脊液鲎珠溶解物试验阳性E、青霉素治疗效果好

患儿女,10岁,因“反复腹痛2年,排柏油样粪2d,1h前呕吐咖啡渣样物1次”来诊。乏力。查体:T36.8℃,P80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面色较苍白;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A、血常规B、腹部X线片C、胃镜D、粪常规+隐血试验E、上消化道钡餐造影F、凝血功能G、13C呼气试验H、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