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相关考题: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②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1851年B、1895年C、1898年D、1906年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天下郡国利病书》D、《坤舆万国全图》

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C、该穿汉服,与汉人通婚D、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