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为h的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至多为()

高度为h的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至多为()


相关考题:

高度为h(h>0)的二叉树最少有【 】个结点。

(3)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下面关于二叉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二叉树的高度h与其结点数n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B.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中,完全二叉树更适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C.完全二叉树中一定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D.完全二叉树中必定有偶数个叶子结点

设计递归算法计算以二叉链表存储的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目。

下图所示平衡二叉树(树中任一结点的左右子树高度之差不超过1)中,结点A的右子树AR高度为h,结点B的左子树BL高度为h,结点C的左子树CL、右子树CR高度都为h-1。若在CR中插入一个结点并使得CR的高度增加1,则该二叉树(61)。A.以B为根的子二叉树变为不平衡B.以C为根的子二叉树变为不平衡C.以A为根的子二叉树变为不平衡D.仍然是平衡二叉树

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 )。 A.10B.8C.6SX 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 )。A.10B.8C.6D.4

● 满二叉树的特点是每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因此对于高度为 h(h1)的满二叉树,其结点总数为 (36) 。对非空满二叉树,由根结点开始,按照先根后子树、先左子树后右子树的次序,从 1、2、3、…依次编号,则对于树中编号为 i 的非叶子结点,其右子树的编号为 (37) (高度为 3 的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

满二叉树的特点是每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因此对于高度为h(h>1)的满二叉树,其结点总数为(36)。对非空满二叉树,由根结点开始,按照先根后子树、先左子树后右子树的次序,从1、2、3、…依次编号,则对于树中编号为i的非叶子结点,其右子树的编号为(37)(高度为3的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A.2hB.2h-1C.2h-1D.2h-1+1

深度为k的二叉树,叶子结点的个数最多为( )。A.kB.2k-1C.2kD.2k-1

某二叉树共有150个结点,其中有50个度为1的结点,则()。A.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B.该二叉树有49个叶子结点。C.该二叉树有50个叶子结点。D.该二叉树有51个叶子结点。

设T是正则二叉树,有6个叶子结点,那么树T的高度最多可以是(22);最小可以是(23);树T的内结点数是(24)。如果T又是Huffman最优树,且每个叶子结点的权分别是1,2,3,45,5,6,则最优树T的非叶子结点的权之和是(25);权为1的叶子结点的高度是(26)。(注:树的根结点高度为1)A.7B.6C.5D.4

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BCDFGE,中序遍历序列为BAFDGCE。以下关于该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二叉树的高度(层饮数)为4B.该二叉树中结点D是叶子结点C.该二叉树是满二叉树(即每层的结点数达到最大值)D.该二叉树有5个叶子结点

满二叉树的特点是每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因此对于高度为h(h>1)的满二叉树,其结点总数为(1)。对非空满二叉树,由根结点开始,按照先根后子树、先左子树后右子树的次序,从1、2、3、…依次编号,则对于树中编号为i的非叶子结点,其右子树的编号为(2)(高度为3的满二叉树如图8-17所示)。A.2hB.2h-1C.2h-1D.2h-1+1

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 )。A.10 B.8 C.6 S 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 )。A.10B.8C.6D.4

在深度为5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最多为【1】。

对于一个满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和m个叶子结点,深度为h,则()。

完全二叉树高度为h,则最左边的叶子结点序号为()。

某高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中,所含叶子结点的个数最少为()。

前序遍历序列与后序遍历序列相同的二叉树为()A、非叶子结点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B、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C、根结点无右子树的二叉树D、非叶子结点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

一棵高度为10的满二叉树中的结点总数为()个,其中叶子结点数为()

高度为k的二叉树具有的结点数目,最少为(),最多为()。

一个高度为h的满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其中有m个叶子结点,则有()成立。A、n=h+mB、h+m=2nC、m=h-1D、n=2m-1

设与一棵树T所对应的二叉树为BT,则与T中的叶子结点所对应的BT中的结点也一定是叶子结点。

填空题高度为h的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至多为()

填空题一棵高度为10的满二叉树中的结点总数为()个,其中叶子结点数为()

填空题高度为k的二叉树具有的结点数目,最少为(),最多为()。

单选题一个高度为h的满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其中有m个叶子结点,则有()成立。An=h+mBh+m=2nCm=h-1Dn=2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