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试述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相关考题:

血小板无力症患者A、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缺乏B、血小板膜糖蛋白Ⅳ缺乏C、血小板膜糖蛋白Ⅸ缺乏D、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缺乏E、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Ⅴ缺乏

关于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A、CD63是一种颗粒膜糖蛋白(反映溶酶体膜)B、血栓性疾病可使多项血小板膜蛋白表达增加C、对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D、结果一般以阳性血小板百分率表示E、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CD62P表达减低或无表达

对确立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A.凝血功能检查B.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C.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D.骨髓穿刺涂片E.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自身抗体测定

试述血小板计数改变的临床意义。

简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原理、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

试述肌酸.激酶(CK)测定及真临床意义

试述血液比粘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试述尿中17-酮类固醇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试述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试述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试述血清铁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试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试述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试述残余法测定饲料粗脂肪的原理及步骤?

某患者经常鼻腔出血,皮肤受伤后经常出血不止。血小板计数128×10/L,MPV8.5fl,出血时间(Duke法)、凝血时间(普管法)正常,APIT延长。无用药史。如果Ⅺ、Ⅻ因子也都正常,则可确诊血小板无力症的是()A、血小板黏附功能测定B、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C、血小板GMPl40测定D、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测定E、血小板膜糖蛋白Ib-Ⅸ测定

简述放射性核素测定胃排空时间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尿中17-酮类固醇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单选题某患者经常鼻腔出血,皮肤受伤后经常出血不止。血小板计数128×10/L,MPV8.5fl,出血时间(Duke法)、凝血时间(普管法)正常,APIT延长。无用药史。如果Ⅺ、Ⅻ因子也都正常,则可确诊血小板无力症的是()A血小板黏附功能测定B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C血小板GMPl40测定D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测定E血小板膜糖蛋白Ib-Ⅸ测定

单选题血小板无力症患者()。A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缺乏B血小板膜糖蛋白Ⅳ缺乏C血小板膜糖蛋白Ⅸ缺乏D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缺乏E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Ⅴ缺乏

问答题试述血清铁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肌酸.激酶(CK)测定及真临床意义

问答题试述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