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哪种是最常用的火焰( )。A、空气--氢气B、空气--丙烷C、空气--乙炔D、空气--煤气E、氧化亚氮--乙炔
在卫生理化检验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火焰是A、氢气-氧气火焰B、乙炔-空气火焰C、丙烷-空气火焰D、煤气-空气火焰E、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在下列条件中:Ⅰ.火焰上部有铜片、Ⅱ.空气中混有5%~10%的含氯氟利昂、Ⅲ.空气中混有3%~5%的含氯氟利昂,卤素检漏灯火焰变色必须的是()。 A.ⅡB.ⅢC.Ⅰ、ⅢD.Ⅰ、Ⅱ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 ) A.空气-乙炔B.空气-煤气C.笑气-乙炔D.氧气-氢气
燃烧时进入炉中的空气较理论的空气量少,火焰尖端有明显黑烟,颜色晦暗,属()。 A、氧化火焰B、中性火焰C、完全燃烧D、不完全燃烧
卤素检漏灯火焰变色的条件是:Ⅰ、火焰上部有铜片Ⅱ、空气中混有5~10%的含氯氟利昂Ⅲ、空气中混有3~5%的含氯氟利昂A.ⅡB.ⅢC.Ⅰ+ⅡD.Ⅰ+Ⅲ
甲醇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是(),燃烧时呈()火焰。空气中甲醇蒸汽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下列关于氢气性质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B、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氢气的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D、硫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
烟气中O2含量高的原因:()A、风门及烟道挡板开度大B、炉体上部漏空气C、瓦斯压力波动大D、火焰燃烧不均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温度最高的是()A、煤气-空气火焰B、氢气-氧气火焰C、乙炔-空气火焰D、乙炔-氧化亚氮火焰E、丙烷-氧气火焰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在氧指数的测试中,作为仲裁实验中的点燃气体的是()。A、未混有空气的丙烷B、未混有空气的甲烷C、天然气D、煤气
在FPD的火焰中,烃类和硫磷是()A、都在火焰下部中心发光B、都在火焰上部外圈发光C、烃类在火焰底部发光,硫磷在火焰上部发光D、烃类在火焰上部发光,硫磷在火焰底部发光
当空气中混有5%~15%的甲烷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当爆炸最为强烈时,甲烷的含量为()。A、9.1%B、10.5%C、10%D、5%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下列中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A、空气-煤气B、空气-乙炔C、氧气-氢气D、笑气-乙炔
火焰安全灯的火焰在检查的舱室“呼呼”地响,表明()A、空气中氧的含量在5%以下B、空气是爆炸性的C、空气是正常的
卤素检漏灯火焰变色的条件是()。 ①火焰上部有铜片; ②空气中混有5%-10%的含氯氟利昂; ③空气中混有3%-5%的含氯氟利昂。A、②B、③C、①②D、①③
爆炸下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在空气中刚刚达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爆炸上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在空气中刚刚达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最常用的火焰是()。A、空气-丙烷B、空气-煤气C、空气-乙炔D、空气-氢气E、氧化亚氮-乙炔
湿空气含湿量的定义:在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混有的水蒸气质量()
单选题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单选题火焰安全灯的火焰在检查的舱室“呼呼”地响,表明()A空气中氧的含量在5%以下B空气是爆炸性的C空气是正常的
单选题卤素检漏灯火焰变色的条件是()。 ①火焰上部有铜片; ②空气中混有5%-10%的含氯氟利昂; ③空气中混有3%-5%的含氯氟利昂。A②B③C①②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