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相关考题: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1897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洪秀全

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翻译出版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天演论》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冯桂芬

19世纪末,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设计了儿童公养、公育的理想王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组织的维新团体是(  )A.强学会B.孔教会C.保国会D.兴中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中国要取得民族生存和国家独立,只有实行维新变法,下列不属于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张之洞

1897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洪秀全

19世纪末,“图书馆”由日本传入我国,1896年由中国留学生带入中国().A、孙家鼎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而掀起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护国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由进步、爱国蜕变为保守、落后,其社会原因是()①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③康有为、梁启超已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已阻碍民主共和潮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写的《王荆公传》开启了为王安石翻案的风气。A、康有为B、梁启超C、胡适D、郭沫若

康有为在请求变法的同时,与梁启超等人一起创办《万国公报》,建立强学会,发行()。A、《知新报》B、《奇新报》C、《时务报》D、《强学报》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两昆仑是指()A、康有为、谭嗣同B、康有为、梁启超C、梁启超、谭嗣同D、谭嗣同、康广仁

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等。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夏僧右

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翻译了《天演论》的是()A、康有为B、严复C、谭嗣同D、梁启超

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单选题康有为在请求变法的同时,与梁启超等人一起创办《万国公报》,建立强学会,发行()。A《知新报》B《奇新报》C《时务报》D《强学报》

多选题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等。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夏僧右

单选题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翻译了《天演论》的是()A康有为B严复C谭嗣同D梁启超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戊戌维新领导人物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黄遵宪

单选题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而掀起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护国运动

单选题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单选题1897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洪秀全

单选题19世纪末,“图书馆”由日本传入我国,1896年由中国留学生带入中国().A孙家鼎B孙中山C梁启超D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