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临时地坪改为永久地坪的判断标准之一是室内地坪日沉降速率小于()。A、1mm/dB、5mm/dC、0.5mm/dD、0.05mm/d

将临时地坪改为永久地坪的判断标准之一是室内地坪日沉降速率小于()。

  • A、1mm/d
  • B、5mm/d
  • C、0.5mm/d
  • D、0.05mm/d

相关考题:

基础“埋深”是指( )的深度。A.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顶面B.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C.从室内设计地坪到基础顶面D.从室内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

水平防潮层一般置于()的位置 A室外地坪B室内地坪以上C室外地坪和室内地坪之间DA.B.C.均不正确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应在()。A.室内地坪上一皮砖处B.室外地坪下一皮砖处C.室内地坪下一皮砖处D.室外地坪上一皮砖处

建筑设计常取()的相对标高为± 0.000 。 A.一层室内地坪B.二层室内地坪C.底层室内地坪D.顶层室内地坪

建筑设计通常取()的相对标高为±0.000 。A、一层室内地坪B、二层室内地坪C、底层室内地坪D、顶层室内地坪

基础"埋深"是指( )的深度。A: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顶面B: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C:从室内设计地坪到基础顶面D:从室内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

砌体墙身的水平防潮层的位置为()。A.做在墙体内、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中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B.做在墙体内、低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中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C.做在墙体内、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下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D.做在墙体内、低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下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标高符号“▼”用于()。A、平面图的室外地坪B、总平面图的室内地坪C、总平面图的室外地坪

砖基础与墙身的划分以设计()为界,设计室内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A、实际需要确定B、室外设计地坪C、室外自然地坪D、室内地坪(±0.00)

砖砌围墙以()为界,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A、室外地坪B、室外自然地坪C、室内地坪(±0.00)D、设计室外地坪

室内地坪

底层框架填充墙高度为()。A、自室内地坪至框架梁顶B、自室内地坪至框架梁底C、自室内地坪算至上层屋面板或楼板项面,扣板厚D、自室内地坪至上层屋面板成楼板底面加10cm

对临时地坪改为永久地坪的沉降观测是每()观测一次。A、3dB、10d~15dC、20dD、30d

将临时地坪改为永久地坪的判断标准之一是室内地坪的总沉降量小于()。A、0.1cmB、0.5cmC、1cmD、5cm

土方开挖计算一律以()标高为准。A、室外设计地坪B、室内设计地坪C、室外自然地坪D、基础表面

地槽回填土的分界线在()。A、设计室外地坪B、设计室内地坪C、原始地坪D、自然地坪

水平防潮层通常设在()A、室外地坪以下60mm处B、室内地坪以上60mm处C、室外地坪以上60mm处D、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是()。A、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B、高于室内地坪60mm处C、低于室外地坪60mm处D、低于室外地坪60mm处

如果室内地面面层和垫层均为不透水性材料,其防潮层应设置在() A、室内地坪以下60mmB、室内地坪以上60mmC、室内地坪以下120mmD、室内地坪以上120mm

配电间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m。

单选题墙身水平防潮层通常设在()。A室外地坪以下60mm处B室内地坪以上60mm处C室外地坪以上60mm处D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

单选题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计算规则正确的( )。A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B位于设计室内地坪±5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C超过设计室内地坪±300mm时,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D超过设计室内地坪±300mm时,以自然地坪为界

单选题一般建筑物外墙的勒脚高度是指()。A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B室内地坪与基础顶面高差C室外地坪与基础底面高差D室外地坪与基础顶面高差

单选题如果室内地面面层和垫层均为不透水性材料,其防潮层应设置在()A室内地坪以下60mmB室内地坪以上60mmC室内地坪以下120mmD室内地坪以上120mm

单选题地槽回填土的分界线在()。A设计室外地坪B设计室内地坪C原始地坪D自然地坪

单选题勒脚高度一般是指()之间的高差部分。A室外设计地坪与室外自然地坪B室内地坪与室外设计地面C室内地坪与室外自然地坪D室外地坪与自然地坪

单选题水平防潮层通常设在()A室外地坪以下60mm处B室内地坪以上60mm处C室外地坪以上60mm处D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