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的计算弯矩Mca公式中的系数α是考虑()。A、强度理论的要求B、材料抗弯与抗扭性能的不同C、弯曲应力σ和扭转切应力τ的循环特性r不同D、同一轴径d的抗弯、抗扭截面系数不同

轴的计算弯矩Mca公式中的系数α是考虑()。

  • A、强度理论的要求
  • B、材料抗弯与抗扭性能的不同
  • C、弯曲应力σ和扭转切应力τ的循环特性r不同
  • D、同一轴径d的抗弯、抗扭截面系数不同

相关考题:

轴直径计算公式,()。 A.只考虑了轴的弯曲疲劳强度B.考虑了弯曲和扭转应力的合成C.只考虑了轴的扭转强度条件D.考虑了轴的扭转刚度

船体的过载系数等于()。 A. 极限弯矩/计算弯矩B. 弯曲挠度/计算弯矩C. 计算弯矩/极限弯矩D. 剪切挠度/极限弯矩

弯矩绕虚轴作用的格构式框架柱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中的,其中y0为由x轴(虚轴)到压力较大分肢轴线的距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公式中,属于年金终值系数计算公式的是( )。*A.B.C.D.

在用分层法对框架结构进行近似计算的过程中,若对各层梁柱弯矩求和后,节点弯矩不平衡,可将不平衡的弯矩再分配一次,重新分配的弯矩应考虑传递系数,重新分配。()

缀板柱中,缀板与柱肢的连接焊缝应按下列内力计算()A、剪力和弯矩B、剪力、弯矩和轴力C、剪力和轴力D、弯矩和轴力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在计算每个节点周围各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时,底层柱和各层梁的传递系数均取(),其他各层柱的传递系数改用()

轴的直径计算公式中P的物理意义是(  )。A. P表示轴所受的扭矩,单位是N·mB. P表示轴所受的弯矩,单位是N·mC. P表示轴所传递的功率,单位是kWD. P表示轴所受的径向荷载,单位是N

一般情况下,组合结构位移计算时(  )。A.仅考虑弯矩作用B.仅考虑轴力作用C.考虑弯矩和剪力作用D.考虑弯矩和轴力作用

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梁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纯弯曲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σ=My/Iz。在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中的,指的是横截面上所求应力点( )。A.至中性轴的距离B.中性轴C.中心距离D.中心线

按弯扭合成计算轴的强度时,计算当量弯矩公式中的系数α是考虑()。A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B弯曲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循环性质不同C强度理论的要求

工作中只受弯矩不受转矩的轴叫作()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的轴叫作()轴,同时受弯矩和()矩的轴叫作转轴,自行车的前轴是()轴,中轴是()轴,后轴是()轴。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式中的称为(),可取为()。

当主梁抗扭能力小(行车道板厚h1与主梁高h之比大于1/4)时,多跨连续单向板跨中弯矩计算公式为M中=();支点弯矩计算公式为M支=()。其中M0是与之跨径相同的简支板跨中弯矩值。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受扭段的最小直径时,没有考虑到弯矩的影响。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受扭段的最小直径时,没有考虑弯矩的影响。

在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式中,轴力项分母里的φy是()。A、弯矩作用平面内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B、弯矩作用平面外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C、轴心压杆两方面稳定系数的较小者D、压弯构件的稳定系数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考虑哪两种内力的相关性?()A剪力和扭矩B弯矩和剪力C弯矩和扭矩D弯矩和轴力

填空题当主梁抗扭能力小(行车道板厚h1与主梁高h之比大于1/4)时,多跨连续单向板跨中弯矩计算公式为M中=();支点弯矩计算公式为M支=()。其中M0是与之跨径相同的简支板跨中弯矩值。

单选题计算弯矩系数αM=0.450,计算轴力系数ηN=1.450,则托梁跨中截面的弯矩Mb和轴心拉力Nb与下列(  )组数据最为接近。A347.7kN·m;238.6kNB354.27kN·m;239.7kNC365kN·m;245.6kND372.35kN·m;318.92kN

单选题实腹式偏心受压柱平面内整体稳定计算公式βmxMxN+≤fϕxAγxW1x(1−0.8N/N1)EX中βmx为()。A等效弯矩系数B等稳定系数C等强度系数D等刚度系数

填空题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式中的称为(),可取为()。

单选题在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强度和整体稳定计算中,对剪力的考虑是()。A剪力影响很小未考虑B通常不受剪力故未考虑C已考虑在稳定系数中D已考虑在等效弯矩系数中

单选题偏心受压构件稳定计算公式中的等效弯矩系数βmx与下列哪项有关?()A端弯矩和横向荷载B端弯矩和轴向荷载C长细比和横向荷载D长细比和轴向荷载

判断题偏心受压柱计算时要考虑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A对B错

单选题条形基础梁的内力按连续梁计算后()A直接按内力计算结果配筋B边跨跨中弯矩宜乘以1.1的系数,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C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1的系数D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

问答题反弯点法计算弯矩时,与框架中节点相连的梁端弯矩计算公式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