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曲线同一井内的两条曲线液面波长度误差每100mm不超过()mm。A、0.2B、0.5C、1.0D、2.0

液面曲线同一井内的两条曲线液面波长度误差每100mm不超过()mm。

  • A、0.2
  • B、0.5
  • C、1.0
  • D、2.0

相关考题:

日产液量>5t的电动螺杆泵井,动液面波动不超过±1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井的回音标深度为450m,从测得的动液面曲线中量得井口波至音标波的长度为120mm,井口波至液面波的长度为138mm,那么,该井液面深度是517.5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音标波动液面淹没后,液面曲线上仍可显示出标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每条液面曲线的接触波形应清楚,能分辨,至少有5个接触波(对未下回音标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井的回音标深度为450m,从测得的动液面曲线中量得井口波至音标波的长度为120mm,井口波至液面的长度为138mm,那么,该井液面深度是517.5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常生产井示功图、动液面()测试(1)次,两次测试间隔不少于()d,不大于()d。示功图与动液面同步测得()、()、()资料。日产液量≤5t的采油井,动液面波动不超过()m;日产液量>5t的采油井,动液面波动不超过()m。

不同井次曲线深度重复误差合格标准每1000m不超过±()。A、0.7mB、1mC、0.05mD、0.5m

音标被动液面淹没所测得的液面曲线上的()。A、无音标波B、音标波重复反射C、液面波后跟一音标波D、液面波前有一音标波

在利用回音标计算液面深度公式L=H.L2/L1中,H代表()。A、液面深度,mB、音标下入深度,mC、自井口波峰至音标波间所测量液面曲线上的距离,mmD、自井口波峰至液面波峰间所测量液面曲线上的距离,mm

对于液面500m以内的井液面曲线应有()记录。A、接箍波B、回音标波C、二次反射波D、液面波

CJ-1型回声仪液面曲线没有回音标的井、油管接箍波清楚能分辨至少应有()个接箍波以上。A、5B、10C、15D、3

在利用回音标计算液面深度公式L=H〃L2/L1中,L2代表()。A、液面深度,mB、音标下入深度,mC、在液面曲线上测量的自井口波至音标波间的距离,mmD、在液面曲线上测量的自井口波至液面波间的距离,mm

不同井次曲线深度重复测量误差每1000m不超过()m。A、±0.05mB、±0.5mC、±5m

不同井次曲线深度重复测量误差每1000m不超过(),同次测井不同深度比例的同种曲线,深度误差不超过()。

起钻灌注钻井液前,井内钻井液液面降低不允许超过()A、50mB、40mC、30mD、20m

钻进中(),以便及时发现溢流和井漏。A、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钻井液液面B、每10分钟监测一次液面C、每60分钟监测一次液面D、进入目的层或发现异常情况加密监测(间隔不超过10分钟)E、进入目的层(间隔不超过30分钟)

在利用回音标计算液面深度公式L=H〃L2/L1中,L代表()。A、液面深度,mB、音标下入深度,mC、在液面曲线上测量的自井口波至音标波间的距离,mmD、在液面曲线上测量的自井口波至液面波间的距离,mm

机采井()的波动范围不应超过+200m,超过范围必须查明原因或复测验证。A、静液面B、静压C、动液面D、流压

液面波是从液面位置反射到()并被记录在回声仪记录曲线上的波。

下列有关抽油机井动液面资料在现场验收曲线合格的标准的叙述中,()的说法是错误的。A、两次返回波峰点对折后曲线上的距离基本相等B、两次测的曲线波的距离基本相等C、当第二次返回波不明显时,就要重复第一次过程再装子弹测第二张液面波曲线D、两次的液面波的距离应基本相等

某井的回音标深度为450m,从测得的动液面曲线中量得井口波至音标波的长度为120mm,井口波至液面波得长度为138mm,那么,该井液面深度是517.5m。

在分析液面曲线记录图时应注意区分将干扰波误认为()。A、音标波、接箍波B、液面波、接箍波C、音标波、液面波D、接箍波、枪声波

计算题:某井抽油泵下入深度为1500m,音标深度为300m,液面曲线显示从井口波到音标反射波距离为18cm,从井口波到液面反射波距离为30cm,试求动液面深度和抽油泵沉没度。动液面深度H液=H标L液/L标

液面曲线两次反射波误差应小于1mm。

根据实据测得的液面曲线,用()油管长度,曲线长度,液面波深度、测试接箍波、液面波的时间来进行计算。

微音器灵敏度低,会导致液面曲线波测不清。()

填空题正常生产井示功图、动液面()测试(1)次,两次测试间隔不少于()d,不大于()d。示功图与动液面同步测得()、()、()资料。日产液量≤5t的采油井,动液面波动不超过()m;日产液量>5t的采油井,动液面波动不超过()m。